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贸易200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贸易
招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一、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新要素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内容作了哪些扩展?
2.简要述评偏好相似理论。
3.简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4.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5.以我国入世承诺为背景,简析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二、论述题(第1题20分,第2题30分,共50分)
1.试析作为贸易壁垒的反倾销。
2.以我某一产业的发展为例,试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如何提升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贸易
招生专业:国际贸易学
一、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新要素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内容作了哪些扩展?
答:新要素理论对生产要素的内容进行了扩展,将原有的要素扩展到了人力资本与研究和开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理论中:一是人力资本理论;另外一个是研究与开发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劳动力与资本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响一国参加国家分工的比较优势。因而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凯南(Peter B. Kenen)等人提出,强调把人力资本加到物质资本上去,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H-O 原理的。他们认为:
①劳动不是同质的;
②不同质表现为劳动效率的差异;
③差异主要由劳动熟练程度决定;
④劳动熟练程度取决于对劳动者教育、培训,及智力投资。
所以,高的熟练效率或熟练劳动,归根到底是投资的结果。
凯南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要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人力资本不能像厂房、机器等实物资本那样计算,但可以间接计算。凯南对人力资本的估价办法是将技能劳动者超过简单劳动者的工资资本化。美国出口部门的人力资本比世界其他地区要高的多,如果将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相加,则美国出口的仍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符合H-O 模型。
该学说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 W. Schultz)。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是一国用于教育、训练和健康投资的结果,这种教育投资和实物投资一样,既耗费资源,也需要时间。美国为此投入了较多的资本,而获得了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能,这种技能劳动者比简单劳动者有更大的生产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