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藏大学文学院613藏语文(70%)与现代汉语(30%)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2. 平仄相间
【答案】平仄相对,是指一联之内的两句上下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反。在近体诗里,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也就造成了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现代诗歌和散文中,适当注意平仄变化,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使作品获得音乐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3.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
4.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二、简答题
5. 外来词有几种类型了使用外来词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案】(1)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根据外来词的吸收方式和
构造大致分为四大类:
①音译
照着外语词的声音用汉语的同音字对译过来的,一般称为音译词。其中有纯音译的,也有选用与外语的音节相同而且意义相同或相似的汉字来翻译的。例如,苏打(soda 英)、巴士(bus 英)。
②半音译半意译或音意兼译
把一个外语词分成前后两部分,音译一部分,意译一部分,两部分合成一个汉语词。例如,chauvinism (沙文主义)、Marxism (马克思主义)。
③音译前后加注汉语语素
去掉音译词中的一个音节,在其前面加注汉语语素。例如,啤酒(“啤”为英beer 的音译)。 ④借形
a. 一种是字母式借形词,又称字母词。直接用外文缩略字母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它不是音译而是原形借词,是汉语外来词的新形式。
例如,VS ,英Versus 的缩略变体。表示比赛双方的对比。
b. 一种是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是日本人直接借用汉字创造的,汉语借回来不读日语读音而读汉字音,称为汉字式借形。例如,体操、主观。
(2)在使用外来词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要爱护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健康的发展。
①能用汉语固有的词语时,不要使用外来词以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②外来词的书写形式要注意规范,使用规范的译字,不用同音字代替;
③能够意译的,最好不要使用音译形式。
6. 从多义词的产生到使用中多义性的排除,看义项同语境的关系。
【答案】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任何词都要在语境中出现,有些词甚至可以直接在情景语境中得到解释。
(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词往往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只使用一个义项。语境能够排除多义词的多义性。
(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有概括性,但是,词义又可以指整类事物中的某些个或某一个个体,什么时候指整类,什么时候指个别成员,由语境决定。
语境可以对词义进行任意的分割,即可指其中的某一部分。
(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有些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的时候,词义中增添了一些新的义素。
(4)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运用词语最应注意的是词语搭配。词语搭配,也可以解释为词语在怎样的语境中出现。除了
语法方面的因素外,主要是词义能否互相组合。能在什么语境中出现或不能在什么语境中出现,表现了词义的选择性。
7. 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的概念各自从什么角度提出的? 举例说明。
【答案】(1)异体字概念的提出角度
异体字是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如“柏(栢)、冰(氷)、耻(恥、劫(刼刧刦)”等。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2)古今字概念的提出角度
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
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莫)”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旧”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3)假借字概念的提出角度
汉字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己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象鼻之形),假借来记录“自己”的“自”。
8. 熟记《汉语拼音力案》中的拼写规则。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对普通话音节的拼写有如下具体的规定:
(1)隔音字母y 、w 的用法
汉语拼音字母y (读ya )和w (读wa )是隔音字母。它只起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的作用。 ①韵母表中i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 不是韵腹,就把i 改为y ; 如果i 是韵腹,就在i 前面加上y 。
②韵母表中u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 是韵头,就把u 改成w ; 如果u 是韵腹,就在u 前面加上w 。
③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ü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ü前面加y 。加y 后,ü上两点要省写。
(2)隔音符号的用法
“a 、o 、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