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学基础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个园林不属于唐代衙署园林? ( )。
A. 成都新繁东湖
B. 曲江池
C. 绛守居园池
D. 御史台中书院
【答案】B
【解析】曲江池是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
宇文恺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芙蓉园”。
2. 园内所有装饰图案无一雷同,并且大都以岭南佳果为题材,富有岭南特色。这是( )。
A. 网师园
B. 清晖园
C. 北海公园
D. 颐和园
【答案】B
【解析】清晖园位于广东顺德县,始建于清代。全园建筑物的配置以船厅一带为中心,因地制宜,互相衬托。船厅、南楼、惜阴书屋、真砚斋等建筑,古朴淡雅,彼此用曲廊衔接,古树穿插其间,建筑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清晖园的造园艺术有其独到之处,不仅总体布局能因地制宜,配置得体,而且在建筑设计方面也独具匠心。园内所有装饰图案无一雷同,并且大都以岭南佳果为题材,富有岭南特色。此外,园中还种植了许多珍贵的花木,包括玉堂春、百年紫藤、龙眼、银杏等。
3.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江南园林的主要指导思想,“拙政园”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拙政园”位于哪个城市( )。
A. 杭州
B. 苏州
C. 扬州
D. 无锡
【答案】B
【解析】拙政园在苏州娄门内之东北街,始建于明初。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冈。官场失意,致仕回乡,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同,历时五载落成。王死后,园林屡易其主。后来分为西、中、东三部分,或兴或废又迭经改建。太平天国占据苏州期间,西部和中部作为忠王李秀成府邸的后花园,东部的“归田园居”则已荒废。光绪年间,西部归张履泰为“补园”,中部的拙政园归官署所有。
4. 秦代著名的园林有( )。
A. 洛阳西苑
B. 灵囿
C. 唐临撞华清池宫
D. 上林苑
【答案】D
【解析】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A 项,西苑建于西元605年5月,是隋场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隋时又称会通苑,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华丽的园囿之一。B 项,灵囿是周文王所建的苑囿。C 项,华清池又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撞区骊山北麓,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
5.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隋唐时期的造园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数量众多
B. 自然风景式寺庙园林兴起
C. 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
D. 公共园林涌现
【答案】C
【解析】隋唐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显示了映涣大国气概; 私家园林所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得以更进一步地提高、升华; 自然风景式寺庙园林兴起; 公共园林涌现。C 项,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是我国两宋时期园林的特点。
6. 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和灵活性的建筑是( )。
A. 亭
B. 路与廊
C. 桥
D. 楼阁
【答案】B
【解析】路和廊在园林中既具有交通的功能,又具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的建筑。A 项,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它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C 项,同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D 项,楼阁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
7. 《园冶》的作者是( )。
A. 李渔
B. 计成
C. 文震亨
D. 张南垣
【答案】B
【解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8. 以下哪个古典园林不属于江南园林? ( )。
A. 萃锦园
B. 网师园
C ,西湖郭庄
D. 寄畅园
【答案】A
【解析】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170余米,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资料介绍,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9.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宏愿,秦代园林中最为知名的是( )。
A. 上林苑
B. 阿房宫
C. 一池三山
D. 秦王宫
【答案】A
【解析】上林苑原为秦国的旧苑,至晚建成于秦惠王时,秦始皇再加以扩大、充实,成为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它的范围,南面包括终南山北坡,北界渭河,东面到宜春苑,西面直抵周至,规模可谓大矣。苑内最主要的一组宫殿建筑群即阿房宫,是大朝所在的政治中心,也是上林苑的核心。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宫、殿、台、馆散布各处,它们都依托于各种自然环境、利用不同的地形条件而构筑。上林苑内有专为圈养野兽而修筑的兽圈,并在其旁修建馆、观之类的建筑物,以供皇帝观赏动物和射猎之用。上林苑内森林覆盖,树木繁茂,郁郁葱葱。除了八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