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建筑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703风景园林基础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个园林不在今浙江省? ( )
A. 西冷印社
B. 绮园
C. 郭庄
D. 退思园
【答案】D
【解析】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
2.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兴建宫室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
A. 非令壮丽无以重威
B. 外师造化,内得心源
C. 自由灵活,变化多端
D.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答案】A
【解析】宫室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室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要求外,更主要的还要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整伤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帝王的权威。
3. 中国古代园林组成要素中,( )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A. 动物
B. 建筑
C. 植物
D. 假山
【答案】C
【解析】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讲究姿美、色美、味香。A 项,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B 项,园林中的建筑可满足人们享受生活和观赏风景的愿望。D 项,我国古典园林叠山的艺术由来己久,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
的作用。
4. 2011年,杭州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问它属于世界遗产的哪一种类型( )。
A. 自然遗产
B.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C. 文化景观
D. 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C
【解析】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5. 承德避暑山庄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整个园林面积的( )
A.3/5
B.4/5
C.1/3
D.5/6
【答案】B
【解析】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原为清代皇帝避暑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苑景区包括湖区、平原区、山区三部分。湖区是山庄风景的中心,山区约占全区面积的4/5,分布在山庄西北部。
6. 盛清康乾时代,在北京西北郊建成了被称为“三山五园”的大片皇家园林群,其中以( )规模最大。
A. 圆明园
B. 畅春园
C. 御花园
D. 颐和园
【答案】A
【解析】乾隆时期的西北郊,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皇家园林集群。其中规模宏大的五座—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这就是后来著称的“三山五园”。最大的圆明园占地五百余公顷,最小的静明园也有65公顷。圆明、畅春为大型人工山水园,静明、清漪为天然山水园,静宜园为天然山地园。它们都由乾隆亲自主持修建或扩建,精心规划、精心施工。可以说,三山五园汇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全部形式,代表着后期中国宫廷造园艺术的精华。
7. 早在( )时期中国的建筑已大量使用斗拱,木构楼阁逐步增多。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此时已基本形成。
A. 东汉
B. 东周
C. 南北朝
D. 唐代
【答案】A
【解析】东汉是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高台建筑依然盛行,并开始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拱; 木构楼阁逐步增多; 后世常用的叠梁式、穿斗式两种主要的木结构已经形成。
8. 清代雍正皇帝颁布了( ),把所有的建筑固定为27种具体的房屋,每种房屋的大小、尺寸、比例及用料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A.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B. 《营造法式》
C. 《砖混式》
D. 《木结构式》
【答案】A
【解析】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清工部所颁布的关于建筑的术书也。全书七十四卷,前二十一七卷为二十一七种不同建筑物:大殿、厅堂、箭楼、角楼、仓库、凉亭等的结构; 自卷二十八至卷四十为斗拱的做法:安装法及尺寸; 自卷四十一至四十七为门窗隔扇,石作、瓦作、土作等做法; 以下二十四卷则为各作工料的估计。《清工部工程做法》和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仅有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二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9. 颐和园的谐趣园运用了移景的构景手法,它仿的园林是( )
A. 寄畅园
B. 狮子林
C. 清晖园
D. 拙政园
【答案】A
【解析】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
10.山水相依,水面平静如镜,山势绵亘蜿蜒,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著名园林是( )。
A. 杭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