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02经济学二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帕累托改进
【答案】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任何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小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 双边垄断
【答案】双边垄断是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上作为生产要素的买方也是垄断者。双边垄断是一种特殊的不常见的形式,即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唯一的垄断者。在这样的市场中,一般买方垄断势力和卖方垄断势力可能相互抵消,买方垄断力的存在可能减弱了卖方垄断的效力,或者卖方垄断力的存在减弱了买方垄断的效力。而这种情况下的均衡也不同于完全竞争的结果。
如果出现双边垄断,究竟在什么样的价格上成交,成交量多少,具有不确定性,这只能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来决定。在双边垄断的情况下,讨价还价的结果可能是:买方垄断者倾向于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而卖方垄断者则倾向于价格由边际价值决定。
二、简答题
3.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
【答案】利率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储蓄。
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消费的成本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意味着居民消费的成本上升,消费成本的上升导致居民减少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换句话说,增加既定收入中的储蓄。
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动首先影响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通过影响储蓄的实际价值再影响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最后通过影响消费比率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首先导致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储蓄的实际价值上升再导致居民增加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消费比率的上升最后导致储蓄的减少。
可见,当利率上升时,收入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而替代效应使人们倾向于增加储蓄,最终储蓄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当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和储蓄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即达到了均衡,消费者既不想增加储蓄,也不想减少储蓄。
按照分析,储蓄量原则上可能会受到利率的影响。但是,证据多半表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很小。
4. 运用科斯定理与庇古税解决外部问题的差别。
【答案】(l )外部问题又称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活动对未参与市场交易的其他当事人产生了直接影响。根据外部性的性质,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一个当事人的行为对其他主体造成直接的有利影响,就是正外部性,如养蜂农户对果园主等; 一个当事人的行为对其他主体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就是负外部性,如排污等。
(2)科斯定理和庇古税都是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负外部性的本质是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从而造成私人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科斯定理是由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他认为解决外部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明确产权。产权是指使用某种资源并从中获益的权利。以化肥厂往河流排污为例,科斯认为:如果明确了河流的产权,这
,则一问题将通过市场自动解决。例如,假设化肥厂拥有使用河流的产权(同时拥有污染的权力)
,使得化河流下游的使用者(如养鱼场)会主动向化肥厂支付排污成本(提高了污染的机会成本)
肥厂的排污量减少到社会最优排污量。如果养鱼场拥有使用河流的产权,则化肥厂会主动向养鱼场支付费用,“购买”一定量的河流排污权,使得化肥厂的排污量从零提高到社会最优排污量。因此,无论产权归谁所有,最后化肥厂的排污量都是社会最优排污量。科斯定理解决负外部性的本质在于明确产权,然后由市场自行消除负外部性。
庇古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提出的,他建议对排污者征税,税额等于排污者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通过征税,使排污者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庇古税的本质是通过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来解决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一致的问题,达到消除负外部性的目的。
三、计算题
5. A 公司和B 公司是家电行业的两个竞争者,它们的产品需求曲线分别为:A 公司:P A =1000-5QA ; B 公司:P B =1600-4QB 。A , B 公司目前销售量分别为100个单位和250个单位。求:
(1)这两家公司当前的点价格弹性?
(2)B 公司实施降价策略使其销售量增加到300个单位,但A 公司销售量降到75个单位,那么A 公司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为多少?
【答案】(1)当A 公司销售量为100个单位时,由需求函数可得:只=1000-5×100=500,将相应的价格一需求量组合代入需求价格点弹性计算公式,可得:
同理可得B 公司当前的点价格弹性为:
即A 公司和B 公司当前的点价格弹性分别为1和0.6。
(2)B 公司要使其销售量增加到300个单位,则新的价格水平P B ′=1600-4×300=400,即Δ
P B =PB ′-P B =400-600=﹣200。则可得A 公司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为:
即公司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为0.75。
6. 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3)当p=1/12,R=4时的消费者剩余。
【答案】(1)由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于是,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
(2)由需求函数
(3)由反需求函,有。 ,整理得需求函数为。 ,其中,9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 为收入。求: 可得反需求函数为:可得消费者剩余为:
将p=1/12, q=4代入上式,则由消费者剩余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