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621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开放式编码

【答案】开放式编码其具体做法是:①研究者先设置一些主题,同时,将最初的代码或标签分配到资料中,以便将大量零散的、混杂的资料转变成不同的类别; ②研究者慢慢地阅读实地记录,寻找评论的项目、关键的事件或主题,然后标上记号; ③研究者在记录卡片的边缘写一个初步的概念或标签,并用红笔或其他方式作出明显的标记。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创造新的主题,也可以在后来的分析中改变原来的编码。

开放式编码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排除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材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属性分类。

2. 雪球抽样

【答案】雪球抽样是一种极特殊的抽样方法。当无法了解总体的情况时,或者说总体中的元素无法接近时,可以从总体中少数成员人手,对他们进行调查,向他们询问还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 再去找那些人并询问他们知道哪些符合条件的人。

例如,“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这个群体的成员很难接触,可以先拿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下手,再经过他去识别、发现其他高收入的人。如同滚雪球一样,可以找到越来越多具有相同性质的群体成员。如果总体不大,有时用不了几次就会接近饱和状况,即后访问的人再介绍的都是己经访问过的人。

3. 局外观察

【答案】局外观察又称非参与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正在观察他们。

4. 文献回顾

【答案】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文献回顾是社会研究过程中前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尽管它对于研究的各个部分都将提供有益的信息,但它特别与研究课题的选择密切相关。

5. 抽样单位

【答案】抽样单位就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构成总体的元素有时

是相同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比如,单个的大学生既是构成某省12.8万名大学生这一总体的元素,又是从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出1000名大学生的样本时所用的抽样单位; 但是,当从这一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样本时,抽样单位(班级)与构成总体的元素(学生)就不是一样的了。

6. 选择式编码

【答案】选择式编码是在浏览资料和进行开放式或轴心式编码工作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查找那些说明主题的个案,并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对照。研究者在发展出某些概念,并开始围绕几个核心概念或观点来组织他们的总体分析时着手进行这种工作。

在选择式编码过程中,主要的主题或概念始终指引着研究者的研究。选择式编码也可以说是在主题中找到一个可以统领其他一些相关主题的核心主题,将所有的研究结果统一在这个核心主题的范围之内。这种选择式编码的方法比较适合建命“扎根理论”

7. 描述性研究

【答案】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它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

(1)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

(2)描述性研究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样本的规模要比探索性研究中的规模大得多。

(3)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处理(通常是在电子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的各种结果,并要将这些结果和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

(4)描述性研究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认识上,比探索性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如果说探索性研究只是对现象的一种初步的“探测”的话,那么,描述性研究则可以说是一种对现象的全面的“清查”和系统的反映。

8. 理论性研究

【答案】理论性研究是指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这类研究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或其中的一部分)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于增加对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的认识。

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研究者往往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中,不辞劳苦地寻求那些对一个世纪的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的问题的答案。

9. 统计值

【答案】统计值又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抽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这些样本值去估计和推断各种总体值。由于从一个相同的总体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抽样设计得到若干个不同的样本,所以,从每一个样本中所得到的估计量,都只是总体的许多个可能的估计量中的一个。抽样设计的目标,就是尽可能使所抽出的样本的估计量接近总体的参数值。

二、单项选择题

10.在估计同一总体参数时,一种估计比另一种估计更有效率是指( )。

A. 前者的置信区间较大

B. 前者的偏差较小

C. 前者的计算更为简单

D. 前者的标准误较小

【答案】D

11.以下关于正态分布性质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正态曲线关于通过平均数的纵轴对称

B. 所有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方差为1

C. 在均值一定的情况下,方差越小,则正态分布曲线越尖瘦

D. 可用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变量取值在某一区间的概率

【答案】B

【解析】只有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方差为1.

12.无偏估计指的是( )。

A 、样本统计值正好等于总体参数

B 、处于总体参数附近的样本估计值

C 、抽样分布的平均值正好等于总体参数

D 、扩大样本规模时抽样分布均值趋近于总体参数

【答案】A

三、论述题

13.如何理解社会研究中的“解释”和“阐释”?

【答案】(1)解释,又称让释,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技术。它被描述作为诊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就是解答困惑、释疑。自然科学对(2)研究的目的是对研究对象作出解释。所谓“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