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工业大学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影印平板试验。
【答案】平板影印培养法是指一种能达到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遗传型菌落的接种培养方法。
2. 氧化磷酸化。
【答案】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 TP 的作用。
3. 球状体。
【答案】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是指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
4. 胸腺依赖性抗原(TD 抗原)。
【答案】胸腺依赖型抗原即TD 抗原,是指需在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及T 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血细胞、血清成分和细菌等大多数抗原属于TD 抗原,它需要辅佐细胞的递呈抗原以及T 细胞的辅助才能刺激机体产生疫功能。
5. 氧化还原势。
【答案】氧化还原势,又称作氧化还原电位,是量度某氧化还原系统中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的一种指标。
等抗体,同时也刺激机体执行细胞免
二、简答题
6. 简述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步骤。
【答案】(1)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①目的明确; ②营养协调; ③理化适宜; ④经济节约。
(2)配制培养基的步骤:原料称量、溶解(加琼脂) →(过滤) →定容→调pH 值→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摆斜面) →无菌检查。
7. 举例阐述哪些是微生物可利用的资源?
【答案】微生物可利用的资源有:
(1)微生物菌体:如活性酵母、单细胞蛋白、微生物杀虫剂、细菌肥料、食用菌等; (2)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氨基酸、有机酸、醇、酮、多糖、核酸、维生素、酶制剂等; (3)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留体转化、湿法冶金、石油勘探等;
(4)微生物基因:以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构建抗虫转基因植物,聚入拟南芥,产生可降解生物塑料PHB 等。
8. 食品为何易发生霉腐?如何预防?
【答案】(1)食品发生霉腐的原因:
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极短,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形成极大数量的群体,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以及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条件下,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食物变质。
(2)防止食物变质的主要措施有: ①低温,利用
以下的各种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加入除氧剂等方法,使需氧微生物不能真长生长;
②缺氧,可采用抽真空、充氮气或
羟基丁酸基因转
③干燥,采用晒干、烘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防止它们霉腐;④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形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⑤高酸度,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是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以抑制杂菌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
⑥高醇度,用白酒或黄酒保存食物; ⑦加防腐剂。
9. 简述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在细菌沥滤中的作用。
【答案】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细菌沥滤中的作用:
再生浸矿剂是细菌沥滤的关键步骤,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可
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
和
从而使所需要的铜等金属不断地从低品位的矿石
中溶解出来,成为硫酸铜等金属盐类的溶液,然后再通过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一般用废铁粉)加以置换,也可用离子交换等方法,以取得其中铜等有色金属或其他稀有金属。 10检验饮用水的质量时,为什么要选用大肠菌群数作为主要指标?我国卫生部门对此有何规定? .
【答案】(1)检验饮用水的质量时,选用大肠菌群数作为主要指标的理由是:
由于水中病原菌的含量总是较少,难以直接找到,大肠杆菌是水中最常见的但数量很大的细菌,且来自动物粪便,只要通过检查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即可知道该水源被粪便污染程度,从而间接推测其他病原菌存在的概率。
(2)根据我国有关部门所规定的饮用水标准,lml 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
个
而lOOOmL 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群数不能超过3个
11.比较细菌和酵母菌菌的乙醇发酵。
【答案】(1)二者的主要差别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不同。
①酵母菌和某些细菌(胃八叠球菌、肠杆菌)的菌株通过EMP 途径生成丙酮酸;
②而某些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厌氧发酵单胞菌)的菌株通过ED 途径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之后的途径完全相同。
三、论述题
12.试图1示并简要说明Calvin 循环在自养微生物固定一循环是光能自养生物和化能自养生物固定
中的作用。
【答案】Calvin 循环,又称Calvin-Bussham 循环、核酮糖二磷酸途径或还原性戊糖循环。这
的主要途径。其过程如下图:
图1
在该过程中,磷酸核酮糖激酶和核酮糖羧化酶是本途径的特有酶。Calvin 循环的整个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羧化反应 3个核酮糖-1,5-二磷酸(Ru-1, 5-P )通过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将3个定,并转变成6个3-磷酸甘油酸分子。
固
图2
在循环中,这一基本反应进行3次,就可利用掺入的3个
分子净产1个C3分子。
(2)还原反应紧接在羧化反应后,立即发生3-磷酸甘油酸上羟基还原成醛基的反应。这种转化是经过逆向EMP 途径进行的,即通过3-磷酸甘油酸激酶和A TP 使其磷酸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然后再通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用NAD (P )使1,3-二磷酸甘油酸还原成甘油醛-3-磷酸。形成1个甘油醛-3-磷酸分子需要消耗6个A TP 和6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