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联系学习。

【答案】联系学习是指把2个或2个以上的刺激联系起来而诱发同样的行为。条件反射就是一种联系学习。

2. 渗透。

【答案】渗透是指水分子从相对高浓度一侧穿过膜而进入低浓度一侧的扩散。

3. 胎座。

【答案】胎座是指子房内壁上肉质突起的结构,其上着生胚珠。

4. 植食现象

【答案】植食现象是指动物(专食植物的称植食动物,兼食动物的称杂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现象。

5. 质体。

【答案】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的一类细胞器的总称,由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来,分白色体和有色体两类。最主要的有色体是叶绿体,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含有1

进行光合作用。

6. Calvin 循环

【答案】

卡尔文循环是指在叶绿体基质中将

反应。

7. 捕光色素。

【答案】捕光色素又称天线色素,位于类囊体的膜上,在光合作用中起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分子,它们本身没有光化学活性。

8. 学习。

【答案】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转变成磷酸丙糖的复杂生化核糖体等,

二、简答题

9. 以下丘脑结构特点、功能特点以及与垂体的关系,说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密切关系。

【答案】(1)结构特点:神经分泌细胞组成;

(2)功能特点:双重功能。①神经功能:传导冲动、仅次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②内分泌功能:产生激素,产生促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后叶由下丘脑延伸而成一一神经垂体;与垂体前叶有复杂的血管联系一一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腺垂体内分泌腺。

10.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的方式有哪几种?并说明其基本过程。

【答案】(1)化学通讯的含义:细胞可以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至细胞外,这些化学物质作为化学信号作用于其它的细胞(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

(2)化学信号的分类:化学信号根据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化学信号和水溶性化学信号两大类。所有的化学信号都必须通过与受体结合方可发挥作用,水溶性化学信号不能进入细胞,其受体位于细胞外表面。脂溶性化学信号可以通过膜脂双层结构进入胞内,其受体位于胞浆或胞核内。

(3)化学信号转导途径的基本过程:包括3个阶段:信号接受、信号转导和响应。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使受体分子发生形状上的改变,一个受体活化另一个受体,引起连续效应。最终细胞对信号做出响应。

11.人体有哪些温度感受器?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内稳态的调节机制。

【答案】(1)环境温度感受器一一皮肤。 热(冷)

(2)体内温度感受器一一下丘脑一一体温调节中枢。

喘息、肌肉松弛、立毛肌松弛、外周血管舒张等(肌肉紧张颤抖、立毛肌收缩、外周血管收缩等)

(3)内稳态的调节机制一一负反馈。

12.糖类是动物所摄入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分解产生的能量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最终产物包括水和

【答案】

高等动物在细胞内进行糖代谢,为神经、肌肉、甚至消化吸收等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食物中的多糖和双糖被胰淀粉酶水解成为单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上被吸收。单糖分子依靠微绒毛膜上的载体主动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葡萄糖有氧分解所需的氧气由呼吸系统供应,代谢产生的经呼吸道排出,代谢废物由排泄系统排出。涉及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涉及不同系统的协同工作。

1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

【答案】达尔文用自然选择来解释生物的进化。这个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遗传变异、繁殖

,以此为线索,简述高等动物身体主要器官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变异可分为一定变异和不定变异。

生物普遍具有高度的繁殖率与自下而上的竞争能力。生物过度繁殖会加剧在一个群体中互有差异的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

(3)在生存竞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个体被保留下来,而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则被淘汰。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在进行,通过一代一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导致性状逐渐发生改变,最终演变成新物种。

14.什么是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其过程有何特点?在植物进化上有何意义?

【答案】(1)双受精是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中央细胞相融合的现象。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珠孔,经助细胞进入胚囊,到达胚囊后,两个精子从花粉管释放,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2)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雌雄配子结合,恢复原有染色体数目,保证物种的稳定性;来自不同亲本的遗传信息既加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提供了可能出现新的变异的基础;形成三倍体的胚乳,同样兼具双亲的遗传性,为受精卵的发育提供营养,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中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论述题

15.试述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发热对肌体的利弊如何?

【答案】(1)人体发热的病理过程

由于致热原突破体表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中枢功能紊乱,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人体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

(2)发热对肌体的利弊

①有利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发热,可使白细胞增多,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抗体生成加快,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人体消耗各种营养物质使人恢复健康。

②不利影响

体温升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对人体不利,这是由于过高的体温会造成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而且发热过程要消耗氧,当体温超过

时,可能引起人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