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2.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答案】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即在学习时进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
3. 组块
【答案】组块是心理学家米勒(Miller ,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短时记忆贮存系统一般接收
个单位的量。改变组块的容量可以增加记忆容量和效率。通过组块可以使人记住更多的知识内容。
4.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立的投射测验。它的原理是,当一个人解释一种含糊不清的社会性情境时,他就易于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特点。
在测验中,测验者会提供二十张图片,其中有些图片是比较抽象的,大部分则具体形象但模棱两可,要求被评者根据呈现的图片中的人物和背景,用自己的理由编造一段相对完整的故事。然后由测试者根据默里提出的基本记分原则对被评者叙述的故事进行记分和解释。由于主观性比较强,所以此测验对测验者要求较高,且结果不易解释。但与其它投射测验比较,此测验的效度得到较多证据支持,被公认为较好的临床心理诊断工具。
二、简答题
5. 简述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特点。
【答案】心境、激情和应激是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它们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1)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且人格特征也能影响心境的持续时间,同一事件对某些人的心境影响较小,而对另一些人的影响则较大。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3)应激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
6. 请简述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记忆的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是第一个环节,它是记忆的开端,是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是第二个环节,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再认或回忆是第三个环节,是从头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而由于某种原因,己储存的知识不能提取出来,但当它重现时,能加以确认,这个过程是再认;
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是遗忘,它是保持的对立面。
(2)三个环节的关系
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识记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欲忆必先记; 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识记过的内容只有在头脑中得以保持、巩固,日后才能回忆起来; 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检验,通过回忆,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所识记的内容。
7. 在一项研究中,让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条件下自己选择游戏类型。游戏类型分为安静型和运动型,50名幼儿做出的选择如下表。请检验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
【答案】因为为小样本,所以采用
(1)建立假设
检验
: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整理数据并计算
整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值
=1,(3)自由度为df=(2-1)×(2-1)比较计算得到的拒绝
8. 影响长时记忆信总存储的主要条件。
【答案】长时记忆信息存储的主要条件有: 值与临界值的大小
>因此,不同性别的幼儿选择游戏方式的差异在0.05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1)组织有效的复习。与遗忘进行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识记后的复习。复习在存储中有很大的作用,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
①复习要及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的遗忘“先快后慢、先多或少”的规律,复习一定要及时,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复习; 复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复习。很多实验证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③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重现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看到成绩,增强信心,发现问题和错误,有利于及时纠正,抓住材料的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具有目的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