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武汉科技大学424自然辩证法2004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试题标答

一,填空题:

1, 水是万物的始基

2, 拖勒密的“地心说”

3, 哥白尼的“日心说”

4, 非线性相互作用、远离平衡、随机涨落、对外开放

5, 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现象。

6, 过程

7, 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且与系统发生作用的其他事物的总称。

二,辨析题:

1, 做学问必须读书,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是什么,国内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状况如何,已经研究了哪些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重复劳动。

但读书却不等于做学问。如果只是用眼睛去读,而不是用脑子去读,读死书,死读书,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那这样的读书就不是做学问。而必须带着分析批判的眼光去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

2,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然而,由于人类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得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废物、废水、废气的排放超出了地球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导致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使得社会变得不可持续发展。面对这种状况,人类开始理性地反思自身的行为 。这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迫于生态环境的威慑而对发展观的一次调整,对发展内涵的重新规范,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这是自然界教育的结果。

3, 虽然由机遇而引起的新发现是偶然的,但并不是说只要能碰上偶然机会,谁都可以做出新发现。机遇性发现既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留心意外之事;也需要有宽厚的知识背景,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批判的头脑,敢于冲破旧思想的束缚。否则,面对机遇性发现,他会视而不见,让真理从鼻子尖下溜走。

4, “一人一条龙,三人一条虫”,表明三人之间勾心斗角,离心离德,配合不默契,关系不协调,导致系统整体功能劣化。劣化也是一种系统新质,也是由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只不过这种新质使得系统组织程度降低,无序性增加罢了。 5, 这是证伪主义的观点,有些绝对化。从假说中做出的推论与观察事实不符,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假说真的错了;二是实践可能有误;三是假说本身是有结构的,问题可能出在辅助性假说、初始条件或者背景知识上。所以,不能说从假说中做出的推论,与观察事实不符,就一定是假说错了。

6, 生态危机固然与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关,但不能由此而归罪于科学技术,而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人的认识具有非至上性,对利用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中期和长期后果的分析,还不那么全面、那么透彻,还不能完全做到既按人的尺度又按物的尺度进行生产,这是造成科学技术负作用的主要认识根源;其次是人类盲目地误用、滥用科学技术成果,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所造成的恶果;第三是由于帝国主义把科学技术作为侵略扩张、欺小凌弱、推行霸权主义所带来的后果。可见,人为因素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不能说是科学技术造成的。

三,材料分析题:

1, 系统科学的结构功能原理认为: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在系统构成要素相同的情况下 ,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结构,引起结构的变化。根据题意,科研人员用铁圈箍住小南瓜,使得小南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小南瓜要想继续生长,就必须产生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