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11政治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客体
【答案】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主体交换的对象。市场客体包括的对象经历着不断发展的过程,总的趋势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换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自身的不断成长,市场客体所包括的对象不断增加。现代市场经济的市场客体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既包括各种各样的劳动产品,也包括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 既包括各种类型的有形商品,也包括各种类型的无形商品; 既包括实实在存的商品,也包括商品化的权利; 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消费资料以及其他商品; 既包括各种类型的生产要素,一也包括各种类型的产品; 既包括国内商品,一也包括国外商品。市场客体种类的多少是反映市场发展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指标,市场客体交易规模的大小是反映市场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市场客体的多少和交易规模既受社会生产力发展、商品交换关系自然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也受政府干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的影响。
2. 产业结构
【答案】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产业结构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三种:
(1)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第工部类生产部门和第且部类生产部门;
(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等,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3)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产业结构是不断发展演变的,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的产业结构,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资源享赋状况、所处的发展阶段、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路径以及经济体制等。
3. 外向型经济
【答案】外向型经济是指依靠优先发展出口产品生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它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组织流通和进行管理,在小断的外向经济循环中带动经济的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以下特点: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化、产业结构的出口中心化、生产要素的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的跨国化、经济运行机制的自山化。世界各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基本上有三种类型:
(1)出口导向型。出日总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重要比重,包括初级产品出日导向型和深加
工产品出日导向型两种。
(2)资本贸易型。主要是资本国际化,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外生产总值占一定比重。
(3)完全外向型。贸易、外汇、金融完全国际化的外向型经济,基本上没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兑换自由,资金进出自由。
外向型经济的主要优点是:
(1)有利于参加国际分下,发挥本国或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合理地利用和配置国内外资源;
(2)有利于国内外向型企业以国际市场为依托,建立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使其保持较长的连续性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加强:
(4)有利于采用新技术。外向型经济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或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使该国的政治、经济受制于人。因此,实行外向型经济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4. 经济效益
【答案】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对经济活动中资源利用、劳动消耗与所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对比关系进行的社会评价。不同社会的生产目的不同,因而对同一经济效果的社会评价标准就会不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虽然节约劳动时间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一般要求,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产品适销对路,符合人民需要,就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3)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把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前者一般指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后者一般指企业等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效益。在处理二者关系时,首先要求微观经济效益服从宏观经济效益,要以宏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来衡量微观经济效益的好坏,并在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地区、部门、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
5. 市场秩序和法规
【答案】市场秩序和法规是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社会主义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秩序和规则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的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规则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法规的建立可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育; 确保国家对市场运行实行宏观控制和对企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控制; 增强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还有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市场制度和法规的内容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一类:市场准入法规、市场行为法规和市场行政管理法规。
二、简答题
6. 市场机制具有哪些特征? 市场机制的特征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市场机制的特征及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1)客观性
市场机制有其依存的客观经济条件,只要这种客观经济条件存在,市场机制就会存在。从经济形式来看,市场机制依存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从经济体制来看,市场机制依存的经济条件是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然会存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就必然要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客观性给我们的启示:市场机制的存在是由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具有客观性。因此,在商品经济条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要不要市场机制的问题,而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的功能和有效克服其缺陷的问题。
(2)关联性
市场机制是一个机制系统,市场机制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而且一般一也不能够孤立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着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
市场机制关联性给我们的启示: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不是市场机制的某个单一的部分所调节的,而是市场机制的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机制的关联性表明损害市场机制系统的某一个组成部分会损害整个市场机制的运行。
(3)层次性
市场机制是一个机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市场机制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在市场机制系统中的地位是存在差别的,有些是从根本上发挥作用的机制,有些只是这种机制发挥作用的途径。
市场机制层次性给我们的启示:市场机制层次性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市场机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的层次本身及其相互关系,需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差别,这样才能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全面和正确的把握。
(4)内生性
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内生的机制,是商品经济体和市场经济体内部内在地产生的经济机制,市场机制的产生和存在不是来自于该经济体以外的某种外部的力量。无论这种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是符合社会福利标准,还是不符合社会福利标准,都不能改变市场机制本身的内生性这一特点。
市场机制内生性给我们的启示:因为市场机制所具有的内生性,只要没有人为的力量干预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市场机制就会发挥其作用。我们应该从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扭曲,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5)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