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一种解释信号传递的理论。含氮激素首先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受体将激素信号通过另外的物质传递到细胞内,信号逐级放大后产生各种细胞内反应,如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途径,这种传递激素信号的物质叫做第二信使,如
2. 密码子的摆动性(wobble rule)。
标准的碱基配对规则, 第三对碱基则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的性质。
3. 离子载体。
【答案】按照被动转运方式转运离子的小的疏水性分子,可溶于膜脂双层中。大部分离子载体是微生物合成的,其中有些已被用作抗生素。离子载体包括载体性离子载体和通道形成性离子载体。
4. 皂化值(saponification number)。
【答案】皂化值又称皂化价,是皂化lg 脂肪所需的K0H 毫克数,它与脂肪(或脂酸)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5. 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
【答案】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是指通过蛋白激酶催化的将ATP 或CTP 的位磷酸基转移到
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以及在蛋白磷酸化酶催化下的逆过程,从而使酶蛋白在活性状态与非活性状态之间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
6. 尿素-梓檬酸双循环(krebsbicycle )。
【答案】尿素-柠檬酸双循环是尿素循环和柠檬酸循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循环途径。在尿素循环中生成的延胡索酸,使尿素循环和柠檬酸循环密切联系在一起。精氨玻珀酸裂解生成的延胡索酸可转变为苹果酸,苹果酸进一步氧化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既可进入柠檬酸循环,也可经转氨作用再次形成天冬氨酸进入尿素循环。
等。 【答案】密码子的摆动性是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进行碱基配对时,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守
7.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答案】
波尔效应是指增加
进血红蛋白释放氧。反之高浓度的
分压,提高或者增加的浓度,能够提高血红蛋白亚基的协同效应,值,也能增加亚基协同效应,促
和分压的变化,对血红蛋白结的分压,都将促进脱氧血红蛋白分子释放
浓度或值及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并且发现増加离子浓度或降低这些相互有关的现象。波尔效应主要是描述合氧的影响,它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8. 组胺(histamine )。
【答案】组胺又称组织胺,是组氨酸脱羧而成的。存在于体内的肌肉、乳腺、神经组织、肝脏和胃黏膜等。具有刺激胃黏膜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促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在创伤性休克、发炎部位和过敏组织中都有组胺存在。
二、问答题
9. 试说明蛋白质四级结构具有结构和功能上的优越性。
【答案】(1)增强结构稳定性。蛋白质表面与溶剂水相互作用常不利于稳定,亚基缔合使蛋白质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降低,増强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
(2)提高遗传经济性和效率。编码一个同多聚蛋白质的单体所需的DNA 比编码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多肽链要少,因此蛋白质单体的寡聚体缔合在遗传上是经济的。
(3)使催化基团汇集在一起。许多寡聚酶可使不同亚基上的催化基团汇集在一起形成完整的
催化部位。例如,细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部位是由相邻的亚基对形成的,解离的单体无活性。
(4)具有协同性和别构效应。大多数寡聚蛋白质借助亚基相互作用调节其生物活性,如酶的催化活性。多亚基蛋白质一般具有多个结合部位,配体分子结合到结合部位对其他部位产生的影响(如改变亲和力或催化能力)称为别构效应。
10.由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证据支持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1)P.Mitchell 提出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电子沿着呼吸链传递的时候,释放出自由能转变为跨膜(跨线粒体内膜或细菌质膜)的质子梯度。当质子通过
回到线粒体基质或细菌细胞质的时候,A TP 被合成了。
(2)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证据包括:①氧化磷酸化需要完整的线粒体内膜;②随着细胞呼吸的进行,线粒体外室的pH 降低;③人为建立的pH 、梯度可驱动ATP 的合成;④破坏线粒体内膜的电化学梯度的解偶联剂(uncoupler )或离子载体(ionphore )能够抑制氧化磷酸化。相反能够提高线粒体外室pH 的化合物能刺激ATP 的合成;⑤分离纯化到
重组到脂质体上,可催化ATP 的合成。
合酶合酶。将该酶在体外与一种来源于嗜盐菌紫膜的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 , 在光照下,能够形成跨膜的质子梯度)
11.
【答案】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什么意义? 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三个重要作用:
+(1)维持了细胞Ma 离子的平衡,抵消了
(2)在建立细胞质膜两侧
(3)
在膜的内侧有离子的渗透作用; 离子浓度梯度的同时,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泵提供了驱动力; 泵建立的细胞外电位,为神经和肌肉电脉冲传导提供了基础。
是由两个大亚基(亚基)和两个小亚基(亚基)组成。亚基是跨膜蛋白,结合位点,细胞外侧有乌本苷()结合位点;在亚基上有和结合位点。酶在细胞跨膜运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给大白鼠注射二硝基酿可引起体温升高,试解释原因。
【答案】2,4-
二硝基苯酚(
透性升高,影响了)对电子传递链无抑制作用,
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的通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能量的贮存脱离,刺激线粒体对氧的需要,呼吸链的氧化作加强,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因此,摄入解偶联剂后会引起大量出汗、体温升高、氧耗增加、值下降、的合成减少。
13.举例说明糖、脂、蛋白质相互转化的关系
【答案】(1)糖代谢与脂代谢之间的关系。
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每天要吃糖。糖分解生成乙酰脂肪分解也生成乙酰
乙酰CoA 是糖和脂肪的重要中间产物。糖完全可以(毫无条件地)合成脂肪,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而脂肪转变成糖在植物(油料作物)和微生物体中容易,在人和动物体中则很有限,只有甘油能合成糖(打折扣),这与是否有乙醛酸循环有关。
(2)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可大量生成糖(14种生糖
需AA 。
(3)脂肪能转变成蛋白质,这在植物和微生物中普遍,但在人和动物体中极少量;而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生酮AA 能合成脂肪,生糖兼生酮AA 也能合成脂肪。
14.单链polydA (聚dA )fi9够和polydT 形成碱基互补的双链DNA 。在适当的条件下,第二条polydT 通过胸腺嘧啶(T )与腺嘌呤的
沟里形成三链DNA 螺旋。
这个三链DNA 的熔解曲线(260nm 吸收/温度曲线)可能是什么样的?
【答案】260mn 吸收/温度曲线中有两个分开的熔点,且被一个高台隔开。当额外的polydT 链被释放后,由于堆积的碱基释放出三链螺旋很大的疏水内核,因而溶液在260nm 处的吸收会增加。第二次吸收増加发生于剩下的两条DNA 链解聚时。
和氨基之间形成氢键,结合在已形成的双链DNA 大种生糖兼生酮AA )。而糖可以转变成蛋白质的非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