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华大学会计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永续盘存制

【答案】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指根据账面记录计算期末存货结存数量和金额的方法。永续盘存制的特点是存货的收入、发出数量平时都要根据有关的会计凭证在存货明细账中进行连续记录,并随时结算出账面结存数额,期末存货的账面结存金额根据会计主体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不同分别确定。由于存货明细账记录中己经计算了期末清查的目的仅在于查明账实是否相符以及账实不符的原因,并通过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致。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可以通过存货的明细账记录,随时反映某—存货在—定会计期间内收入、发出及结存的详细情况,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与控制。但是,相对于定期盘存制而言,永续盘存制下存货明细账的会计核算工作量较大,尤其是月末—次结转销售成本或耗用成本时,存货结存成本及销售或耗用成本的计算工作比较集中;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将财产清查的结果同账面结存进行核对,在账实不符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账面记录进行调整。

2. 应收票据贴现

【答案】应收票据作为—种债权凭证,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还没有到期的,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义务活动。

票据贴现分为无追索权票据贴现和有追索权票据贴现两种方式:①无追索权票据贴现是指贴现票据的所有风险和利益在票据贴现时全部转移给银行,在票据到期日若出票人违约,贴现企业不负连带债务责任; ②有追索权票据贴现是指贴现票据的所有风险和利益在票据贴现时并不完全转移给银行,贴现企业负有背书责任,即在票据到期日,若出票人违约,银行将向贴现者提示票据索取款项。

3. 固定资产经济寿命

【答案】固定资产经济寿命是指使固定资产年平均运行成本最低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固定资产成本总共包括两部分:消耗在设备使用年限内设备本身的价值和运行费用。其中消耗在设备使用年限内设各本身的价值是指设备的购入价格与更新时的变现价值之差。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就是使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即: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成本法? 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案】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通常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种会计处理方法。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下,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本企业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时,投资企业应于除权日对获得的股份做备忘记录; 被投资单位未分派股利,投资企业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5. 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 如何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收益?

【答案】(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①分期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当于付息日或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同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并摊销利息调整。

②到期—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到期—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计提的利息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核算,同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并摊销利息调整。

6. 如何进行债券平价、溢价和折价发行的核算?

【答案】企业发行债券无论是按面值还是溢价或折价,均应按债券面值记入“应付债券——面值”账户。

(1)当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债券价格与债券面值一致,可按债券面值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付债券——面值”账户。

(2)当企业溢价发行债券时,债券价格高于债券面值金额,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按债券的面值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账户,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金额的差额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账户。

(3)当企业折价发行债券时,债券价格低于债券面值金额,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按债券的面值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账户,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金额的差额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账户。

7. 何谓会计循环? 试述会计循环的步骤及其基本内容。

【答案】会计循环是指自经济业务发生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至会计期末编制财务报

表的会计工作过程。它包括如下—连串的步骤和内容:

(1)填制原始凭证,记录经济业务;

(2)根据原始凭证在各种日记账中序时地登记经济业务,或者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

(3)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或日记账逐笔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日记账或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将经济业务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

(5)编制调整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表(或称试算表)前,先试算总分类账各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之和与贷方发生额之和以及借方余额之和与贷方余额之和是否相等;

(6)将期末账项调整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7)将期末账项结转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然后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8)将计算确定本期利润的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结转各种收入和成本、费用账户; 然后将利润分配分录记入日记账,或者编制记账凭证,据以过入或记入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

(9)编制结转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表以及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明细表,检查期末账项调整、账项结转和其他结账等记录的正确性,然后统计各账户;

(10)根据总分类账和有关明细分类账户所提供报表,总括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8. 区分资产和资本的概念。

【答案】资本与资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具体如下:

,(1)资产(Aeset )是企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为投资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侧,归企业所有。企业的所谓法人财产权,就是指企业对其控制的资产拥有的所有权。

,是企业为购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产的资金来源,是投资者对企(2)资本(Cagita )

业的投入,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它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分别归债权人和公司所有者(股东)所有,企业对其资本不拥有所有权。

9.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何在? 举例说明。

【答案】(1)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又称应计制。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基础的要求,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己经收到或付出,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己经在本期收到或付出,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2)收付实现制亦称实收实付制,它是以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标准的—种会计处理基础。采用这一会计处理基础时,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