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安大学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企业的固定资产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由于使用过程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都会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产的物质磨损,定资产的无形磨损是由于科技进步而引起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而引起的价值损耗应在其使用过程中用计提折旧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具体—个会计期间而言,计提的折旧额是不相同的,因而最终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应纳税额,但从长期来看,只要所得税的税率保持稳定,那么折旧方法的选用对企业的利润影响为零。
2. 商誉
【答案】商誉是指企业在购买另—个企业时,购买成本大于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商誉的入账价值-实际买价-—(被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或有负债公允价值)。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不进行摊销。
每年年末,企业应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其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 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在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时,应当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的,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但确认的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商誉减值损失不应超过其分摊的商誉金额,超过部分属于该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企业应根据确认的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商誉减值准备”或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3.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现金,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答案】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现金”
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它不仅包括“现金”科目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己知金额现金、价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二、简答题
4. 在财务报表分析时,如何理解或解释“现金为王”?
【答案】统计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大约80%的破产公司从会计上看属于获利公司,导致它们倒闭的不是由于账面亏损,而是因为现金不足。在中国,银广厦、麦科特、郑百文等虚假财务报告舞弊案件相继暴光,使得人们对会计盈余质量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而认为“现金为王”。忽然之间,一直不被人们重视的现金流量表成为整个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因而在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由原来只注重企业的盈利分析转向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分析。
(1)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判断现金流量的合理性
评价一个公司的现金流量是否健康,首先应了解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企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萌芽期的公司一方面需要从外部资本市场筹措大量资金,用于厂房的建造、设备的购置等前期铺底资金;另一方面,新产品的售价(为了尽快打入市场)、销售量都可能很低,从现金流量看,萌芽期的特征是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巨额正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到了成长期,公司各种性质的现金流量与萌芽期基本一致,只是现金流量的绝对额相对减少了。经过一番艰苦的竞争,公司开始进入成熟期,其突出的特征是经营活动开始产生正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也开始慢慢由负变正,最为明显的是,融资活动不再给公司带来净现金流入了,开始表现为净现金流出。最终公司将步入衰退期,这时候,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产生巨额的现金流入,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也达到历史高位。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将从现金流量表中获取的数据与公司实际的生命周期进行比较,就可以清楚发现公司现金流量存在的问题了。当然,对公司前后几个会计年度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从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2)重视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掌握企业生存命脉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它可以不断增加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开拓新市场、偿还债务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只有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才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此外,企业的发展也不能仅依赖外部筹资实现,厚实的内部积累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出现问题,就像我们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再多的输血也难以恢复到先前的身体状况一样,公司的财务健康最终肯定出现恶化。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整个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重点。一旦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出现异常,其账面利润再高,其财务状况依然令人怀疑。企业不仅应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应进一步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用来衡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构的指标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构=(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构可以考察企业经营性债权债务管理产生的现金流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贡献。如果企业营业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收现能力的提高,说明现金流量质量较好;反之,如果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得益于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贡献,则企业现金流量质量应当引起警惕。因为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等对现金流量的贡献有限,而且容易遭受管理当局的人为控制。
(3)重视对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这两方面的现金流量分析可以用于评价公司相关风险与获利状况,以便做出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5. 什么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1)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用寿命超过—个会计年度。
(2)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使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这意味着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的产品。
②使用寿命超过—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预计使用固定资产的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等。在通常情况下,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可以根据其在企业的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使用的会计年度来确定。
③固定资产为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这—特征将其与无形资产等资产清晰地区别开来。作为固定资产必须有—个存在的实体。
6. 简述费用与支出的关系。
【答案】费用是指企业为取得一定收入或进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资源的牺牲,具体表现为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最终则是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支出也称流出,是企业的资源因耗用或偿付等原因而流出企业,从而导致可使用资源总量的减少。就某一会计期间而言,支出可以是现金支出,也可以是非现金支出。
费用和支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它们的之间的主要联系在于,费用和成本它们的表现形式相同,都表现为经济资源流出企业,可以是现金形式的流出,也可以是非现金形式的流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费用的发生总是和当期的收入相对的,它是为取得一定的收入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和流出,而支出的发生,它既包括企业为取得一定收入而发生的资源流出,还包括企业为获取一定资源而发生的支出,如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这种支出是一种资本化支出。两者的区别简而言之就是支出的范畴比费用要广,它既包括费用化支出,也包括资本化支出,只有费用化支出才构成费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