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安大学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收入与营业外收入
【答案】(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收入有以下特征:①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必然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2)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处理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2. 收入与利得
【答案】①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②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一般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和债务重组利得等。在会计上,利得通常需要通过“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
3. 平行登记与试算平衡
【答案】(1)平行登记是指对每—项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的同时还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中进行明细登记。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的依据相同、会计期间—致、借贷方向—致、金额相等,使总分类账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之间形成相互核对的数量关系:①各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相等; ②各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期末的合计数相等。
(2)试算平衡是指通过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合计数之间的平衡关系,检验记账工作正确与否的
—种方法。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试算平衡的公式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平衡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中,试算平衡的基本公式是:①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②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③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说明记账工作发生了差错。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收入? 有何主要特征?
【答案】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如下特征:
(1)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2)收入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无论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还是负债的减少,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最终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符合这一特征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3)收入不包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收入只包括企业自身活动获得的经济利益流入,而不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增加资产的同时,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
5. 什么是成本? 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为取得特定的资产而产生的费用计入一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以及为获取相应的收益所产生的营业成本两个部分。
(2)①成本与费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 成本是以费用为基础而确定的。从两者产生的时间顺序上看,费用往往发生在先,而成本发生在后,费用是成本计算的前提与基础,而成本是己经对象化了的费用,即这部分费用在发生以后已经采取一定的方法归集计入了某一种资产的价值。
b. 成本与费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企业在生产准备过程中进行材料和设备采购所产生的费用支出会形成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购置成本; 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将购入的材料和设备等用于产品生产,上述采购、购置成本即转化为生产费用; 当产品生产完工以后,经过一定的归集,生产费用又构成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当生产完工的产品验收入库后,生产成本进而又构成了库存商品的成本; 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库存商品成本又会转化为产品销售成本(即主营业务成本)。通过实现的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的相互配比,可以确定当期销售商品的经营成果(利润或亏损)。从这个角度来看,卞营业务成本又是由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转化而来的一种费用。
②虽然成本与费用有着密切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a. 两者在考察过程中所联系的对象小同。作为对费用的考察一般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体现为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资产价值消耗的总额; 而对成本的考察则是与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相联系,成本是已经计入了一定核算对象的那部分费用,体现为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
b. 一定会计期间的成本与当期的费用并不完全相等。一种情况是成本小于费用。例如,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仅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两项,而当期所确认的费用除以上两项外,还应包括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二者之间并小完全相等。另一种情况是费用小于成本。例如,企业的库存商品是一种资产,其成本即为产品的生产成本。假定某一会计期间只有部分库存商品被销售,那么这部分库存商品成本就可以确认为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即与当期实现的销售收入产生配比关系的费用,而没有被销售的那部分商品的成本则不能确认为当期的主营业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所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这种费用明显会小于库存商品成本。
6. 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哪些? 请评述。
【答案】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是通过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实收资本以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普通股股利总额与普通股股份数之间、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之间等关系来测算出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营业收入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税金等,分析时应结合这些具体指标的综合情况加以评价。
(2)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本获利能力越强,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意味着股票升值。影响这项指标的因素包括净利润和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该指标的高低,因此分析时应考虑周全。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获利能力,也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获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总资产收益率,这取决于公司如何融资及其营业收入及费用的数量。遭受净损失的公司为其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