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93经济学综合之货币银行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动性目标
【答案】流动性目标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目标之一,与其他两个目标有此消彼长的作用。商业银行通常需要制定一些数量化指标来衡量和反映本银行的流动性,以便更好的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这些指标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资产类流动性指标,如流动性资产比例和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现金资产比例;二是负债类流动性指标,如股权占总资产的比例、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三是资产负债综合类流动性指标,如存款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之比、贷款占存款的比例、流动性资产与易变性负债的差异等。
2. 广义货币
【答案】广义货币即M 2是指加上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M 2层次的确立,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金融体系发达国家的货币供应的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有独特的作用。
二、简答题
3. 简述外汇储备变化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答案】外汇储备,一般是指一国政府所拥有的以外国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它是一国国际储备资产和国际清偿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国一定时期的外汇储备,是其国际收支净值的反映,若一国对外往来中的货币收入总额大于货币支出总额,国际收支则表现为顺差,外汇储备因此而增加;若一国的对外往来中的货币收入总额小于货币支出总额,国际收支则表现为逆差,外汇储备因此而减少。
(1)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可以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入手进行分析。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
根据基础货币的定义及“资产=负债”的会计恒等式可推断出基础货币
由此可见,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之一(A4), 它的变动将会影响到基础货币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影响到一国的货币供给量。
(2)外汇储备变化与货币供给关系的具体分析
在固定汇率制下,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就会对该国货币的汇率产生贬值的压力;则中央银行必须进入外汇市场卖出外币、买入本币,这就导致外汇储备的减少。根据①式,外汇储备量的减少会引起基础货币量的下降,再经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后,该国的货币供给量会成倍数减少。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的增加会使货币供给量成倍增长。
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也需要根据汇率变动情况和实际经济状况的变化随时准备入市干预,这也会影响到一国的外汇储备,从而使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总量产生同方向的变动。
(3)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模式,即结售汇制度以及外汇指定银行结售外汇周转头寸限额,造成了我国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收支差额变动,被动地接受外汇市场上的超买或超卖,这样外汇储备就会像国内银行的准备金一样,对国内货币供应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原理表明了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一般关系:假定k 和D 不变,M (s )的增减决定于R , 因而外汇储备变动是决定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
4. 简述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的“6C ”原则。
【答案】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的“6C ”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在贷款之前从多方面对借款人的信誉进行分析的原则。由于信用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作为贷款偿还的保证,因此,贷款的偿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借款人的信誉。商业银行在贷款之前能否对借款人的信誉进行深入和准确的分析,关系到贷款信用风险的大小。
商业银行对借款人信誉的分析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即品德(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 )、担保品(collateral )、环境(conditions )、连续性(continuity ), 这也是通常所说的“6C ”原则。
(1)品德(character )
对借款人品德的考察,主要是判断借款人对贷款本息偿还的意愿。如果借款人是个人,则品德主要表现在此人的道德观念、个人习惯和偏好、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个人交往以及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声望等;如果借款人是企业,那么品德就是企业在管理上的完善性,在同行和金融界的地位和声望,经营方针和政策的稳健性等。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履行借款合同的历史记录,在其品德的评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能力(capacity )
借款人的能力包含了法律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法律方面来讲,借款人的能力是指借款人能否承担借款的法律义务,当商业银行贷款给合伙企业时,银行必须确认签约的合伙人具有代表合伙企业的权力;在贷款给公司时,商业银行必须确认谁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从经济的角度,借款人的能力,是指借款人是否具有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
分析企业借款人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其现金流量。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商业银行可
以了解借款人的预期的财务状况,判断其到期的偿还能力。如果借款人是个人,商业银行要考察的主要是他预期的收入能力. 而收入能力又取决于借款人的受教育的程度、年龄、事业心和精明程度。
(3)资本(capital )
资本的数量也是体现借款人信誉的一项重要因素。借款人的资本越是雄厚,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因而信誉也就越高。借款人购置的资产的质量,是决定该企业的资金实力的重要因素。借款人取得贷款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产的数量和质量。
(4)担保品(collateral )
对贷款进行担保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风险。由于长期贷款的期限超过了10年,因而风险就相当大,因此商业银行在发放长期贷款时一般都要求抵押或担保;而中期贷款一般只要求担保。
(5)环境(conditions )
对经济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经济环境对借款人所在行业的影响,分析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市场结构,分析借款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技术更新对该行业产品需求的影响等。
(6)连续性(continuity )
连续性是指借款人经营前景的长短。由于科学技术更新的日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只有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
5. 香港联系汇率制本质上是什么汇率制度?有何特点?它的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局制度。我国香港地区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货币局,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银集团)。发钞银行在发行钞票时,以百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缴纳保证金,换取无息的“负债证明书”,以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 持牌银行要获得港元也要有等值的美元存入发钞银行。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各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1)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发钞银行换取负债证明书时,无论是白银、银元以及实行联系汇率汇率后规定必须用的美元,都必须是足值的。这是港币发行机制的一大特点,实行联系汇率制则依然沿袭。
②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按7.8港元等于1美元的汇价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证明书,若要换回美元则可以凭负债证明书和相同比例的港元与外汇基金兑换。其他持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也要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而其他持牌银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发钞银行也要以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
③香港联系汇率制拥有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个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若香港出现国际收支盈余,则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利率下降,这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资本流出増加,最终使国际收支盈余减少直至其恢复均衡。若出现赤字,则反之;另一个是套利机制。当美元对港元的汇率大于7.8时,发钞银行会用负债证明书和港元
去兑换美元,从中换取利差。同理,美元对港元的汇率低于一定幅度时,发钞银行就会增发港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