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圈定必考题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易地采访
【答案】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易地采访可以克服眼界狄窄、感觉迟钝甚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等弊病,也是加强地区间、新闻单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的有效方法。
2. 灾害新闻
【答案】灾害新闻是指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体裁。灾害新闻的新闻价值具体有突发性、严肃性、客观性、情趣性、科学性等特点。按报道题材则可分为自然灾害报道、人文灾害报道等。
3.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这种敏感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新闻敏感有助于迅速及时的发现新闻,有助于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发掘出对于本媒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新闻,且能够帮助预见新闻。一名记者要具备新闻敏感必须做到:①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②认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生活; ③要认真思索; ④要反复练习,不断实践; ⑤要有高度的政治热情。
4. 第一手材料
【答案】第一手材料又称“直接材料”,它是指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所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现场访问新闻人物、参加实践以及现场收集的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是最生动形象的材料,也是记者检验其他材料的依据。
5. “十比一”原则
【答案】“十比一”原则是指“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即如果采访要进行一个小时,那么记者就要做十个小时的访前准备。“十比一”原则充分表明西方记者对访前准备的重视。当然,不同的记者在不同的采访中有着不同的情况,“十比一”原则不应当成为教条,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第 1 页,共 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