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内部圈定必考题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连续性报道
【答案】连续性报道,是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收到集中、突出的宣传效果,以形成舆论和引起读者的关注。
2. 剪报
【答案】剪报是把报纸上有价值的内容剪切下来,贴到备有目录索引的本了上。剪报与其他积累资料的方式相比具有方便和量大的优势。记者在进行剪报时首先要做好剪报的整理工作,其次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剪报内容。
3. 微博元年
【答案】微博元年指的是2010年。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具有信息传递快、保真性强的特点,创造性的解决了信息传递的点对点问题。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应用是微博服务,通过网络重要年度人物、事件(犀利哥、凤姐、3Q 战争、唐骏学历门)使微博都成为网民关注讨论的焦点。在认证机制下,名人、品牌企业、机构、网站等组织纷纷进驻微博,做为企业发布官方信息和与网民交流互动的平台。因此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
4. 全媒体
【答案】“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仟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仟何想要的信息。“全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它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不排斥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
5. 观察
【答案】观察又称“用眼睛采访”,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活动,它是人们获得经验知识的方法。采访中的观察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察看体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