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二战结束后,美国综合实力空前壮大,其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急剧膨胀。苏联在二战中虽遭受重大损失,但军事实力迅速发展,工业生产能力恢复很快,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在美苏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背景下,为了全面围堵和打击苏联的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美国逐步酝酿并最终形成了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在实施40余年后,1989年上台的布什政府又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名曰“超越”,其实质仍然是一种遏制战略,即在继续保持军事遏制的同时,更多的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种手段,促使苏联朝着美国所希望的方向演变,最终融入所谓的“国际大家庭”即西方世界。本文即对这一战略进行了深入论述。
全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遏制理论与遏制战略的起源及演变。
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为了全面围堵苏联,从1946年—1950年,在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提出遏制理论的基础上,以1950年美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为标志,遏制战略最终形成。随着苏联的解体,遏制战略也告一段落。期间美国各届总统上台后,对苏政策虽各有所异,战略名称也各有不同,但其“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的目标没有变。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布什政府“超越遏制”战略出台的背景及提出的过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世界由战后的两极向多极化演变,美苏支配世界政治舞台的局面明显下降,两国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方面的变化,加之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提出,1989年1月上台的布什政府,于5月12日提出了对苏的“超越遏制”战略。同年9月布什签署的《国家安全决策指令23:美国对苏联的关系》(NSD23)文件使其最终形成。
第三部分: 主要阐述“超越遏制”战略的内容、目标及特点。
“超越遏制”战略是遏制战略在新时期下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是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其实质就是逐步改变用各种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手段来孤立、打击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传统战略,转为利用苏东国家在内外政策调整中提供的机会加紧各种渗透,以最终实现对共产主义制度的“不战而胜”。
第四部分:分析“超越遏制”战略的实施及其产生的效果。
“超越遏制”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布什政府利用各种手段对苏联及东欧各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效果很明显,即东欧的剧变、德国的统一和苏联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