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大学F38综合化学(二)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说明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金属指示剂的必备条件,并解释什么是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如何消除之?
【答案】(1)变色原理:利用指示剂本身In 颜色与金属指示剂和金属离子络合物(Min )颜 色不同来确定终点。变色过程如下: 滴定前,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滴定反应为:
终点时,反应为:
(2)金属指示剂的必备条件为:
①Min 与In 颜色应有明显不同;②Min 稳定性要适当,如下所示:
(3)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封闭现象是: 当换指示剂;
若干扰离子产生封闭,可加入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掩蔽方法有:络合掩蔽、氧化还原掩蔽和沉淀掩蔽等。
2. 重量分析的一般误差来源是什么?怎样减少这些误差?
【答案】(1)重量分析一般误差来源是共沉淀和后沉淀现象。(2)减小误差的措施:①选择 适当的分析步驟;②选择合适的沉淀剂;③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④改善沉淀条件;⑤再沉淀等。
3. 滴定分析所基于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滴定分析所基于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有答: (1)反应必需定量地完成;
(2)反应速度要快,如果速度较慢,要设法加快其速度; (3)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4. 液相色谱法有几种类型?简述各自的分离机理及最适宜分离的物质。
【答案】液相色谱法的种类有:液液分配色谱,利用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分配
第 2 页,共 24 页
时,滴定终点不变色或变色不敏锐的现象。消除方法:若被测离子产生封闭,更
系数)不同来进行分离,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中等的有机化合物;液-固吸附色谱,利用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不同来进行分离,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油溶性试样,对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异构体有较高的选择性;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被测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这些离子在树脂上的亲和力不同,利用凝胶具有一来进行分离,主要用来分离离子或可离解的化合物;空间排阻色谱(凝胶色谱)
定的空隙,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能进入这些空隙,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被排阻,从而进行分离,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
5. 欲测定锌合金中Fe 、Ni 、Mg 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
【答案】用NaOH 溶解试样,Fe 、Ni 、Mg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 基体分离。
6. 直接电势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测定的?如何减小或消除液接电势?
【答案】根据电势。
,在加入TISAB 后,
6与,
成正比,这是直接电势法进行测定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与标准溶液对比的方法来减小或消除液接
二、计算题
7. 计算25°C 时,当
进行反应的方向。(已知
:
分
)
【答案】已知半电池反应
由于
故
当
. 时
当pH=8.00时,
第 3 页,共 24 页
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并判断与
别
为
因为当因为
8. 欲配制
【答案】已知:
时,
所以能发生
的
示准溶液500mL ,问应称取
9. 计算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0.l0mol/LNaOH滴定等浓度HCl 的终点误差。
【答案】
10.计算沉淀
(已知:【答案】⑴(2)
(3)
由此可见,由于酸效应的影响,使得的溶解度;pH 越小,中进行。 11.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具有一定pH 酸性溶液中
的溶解度是纯水中溶解度的14沉淀反应应在pH4〜12的溶液
主成
的溶解度越大,当pH=2时,
在(1)纯水;(2)pH4.0酸性溶液;(3)pH2.0的强酸溶液中的溶解度。
多少克?
所以能发生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可计算所需物质的质量为,
倍,此时溶解度已超出重量分析要求,所以草酸与
溶液对铜的滴定度为13.24mg/mL
。计算该溶液每毫升含多少毫克的
?已知
和Cu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答案】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第 4 页,共 2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