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866新闻传播实务之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理念和实践策略。

【答案】(1)全新闻频率/频道的新闻理念广播电视全新闻频道(频率)的兴起,是新闻业和社会公共生活发展变化相互呼应的结果。从1970年代末美国有了第一家全新闻广播频率,到1980年世界上第一个24小时播出的电视全新闻频道CNN 开播,如今每时一每刻不间断的滚动新闻和现场直播已经让受众习以为常。

(2)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组织架构和节目策略

广播电视圈新闻频道(频率)打破了以往受众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接触广播电视新闻的系统。 ①“时间迁移(time-shifting )”

时间迁移是利用滚动新闻和重播让那些错过收听收看某些新闻栏目的听众和观众能在不同的其他时段补听补看。

②“极地方化新闻(hyper-localnews )”

极地方化新闻即利用24小时的全天候新闻播出时间来挖掘发生在中心城市以外地区,那些一般主流报纸、综合性电视频道新闻节目关注重点之外的新闻。

③新闻类别化

通过新闻内容的细分来满足接受者的“分众化”需要。在组织架构和运作上,专业分工基础上的人力资源和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则是24小时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的重要保障。10.2典型题详解

2. 简述我国有线电视的特点。

【答案】我国的有线电视系统,从诞生之日起,既是一种独立的电视传输的技术力一式,更是整个广播电视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转播节目和自办节目的双重任务。我国有线电视系统在功能上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1)我国相关法令要求,有线电视系统应当转播必须转播的内容。通常包括需完整直接传送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和当地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以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电视教学节目等。这是因为有线电视系统作为无线电视的延伸与补充,是改善城市无线电视节目收视效果的重要手段,事实上这也是人部分国家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动因。

(2)作对无线电视台的补充,有线电视根据本地区、本单位观众的需要,办好自办节日。有线电视台服务范围小,对象稳定,而且通过电缆输节目信号可传送多套节目。因而可办多种内容不同的节目,既满足本地区、单位观众的需要,成为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合节目的补充; 又便于

制作具有在地化特色、符合当地需要的电视节日,服务于本地观众的小众需要。

(3)有线电视丰富的频道资源是无线电视无法比拟的,通常可以根据观众不同需求,开放多种频道节目,频道专业化是有线电视的重要优势。频道专业化是有线电视的重要优势。

(4)有线电视是一个综合的信息传输网,具有很强的信息服务功能。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组成部分的城市有线电视网,其双向传输、多元信息服务的功能,具有相当的开放余地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 简述政府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和管制模式。

【答案】(1)政府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

西方传播学界对于政府机构在媒介管制中的地位问题主要有两种流派: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价值论。

①市场经济论。

自由市场经济中,传播媒介的本质是经济实体,媒介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市场规律的调节,政府部门在其中仅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通过运用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来调控媒体。然而,为保护“充分的言论自由”,政府几乎丧失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监控职能。

②社会价值论。

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利益,政府应当担任主动、积极的角色,行使对传播媒介的监控和调节职能; 若政府对传播媒介放任自流,会导致各种不良信息以“自由”的名义合法登上媒体,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如何在保障尽可能少受限制的言论自由与尽可能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两极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两派学者并没有达成一致。(2>政府对大众媒介的管制模式。政府部门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和控制,可区分为两种基本形态:节日内容和市场结构。

①节日内容。

这是指政府以法规或政策等形式对媒介所传播的特定内容作禁止、限制或强制媒体刊播的规定,从而达到使传播内容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日的。按照西方学者的分类,政府对媒介的内容管制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事前限制、事后惩罚、强制发布。顾名思义,事前限制是指政府在信息传播之前通过许可证制度或事前审查制度对媒体内容加以限制; 事后惩罚制,是政府事先不对媒介传播内容以直接限制,但若媒介传播内容违反有关法规和政令,再对媒介进行相应的追惩的制度; 强制发布则指政府强制媒介传播某些特定的内容。

②市场结构。

这是指政府对媒介的体制及资源配置(如频谱的分配、广播电视执照的核发等)作相应管理,使经营资格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符合公众利益。

4. 简述有线电视系统的特点。

【答案】有线电视(CCableTelevision , CA TV ),亦译为电缆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分配系统,将节目信号直接传送给用户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 它是集节目组织、节目传递及分配于一体的区域型网络。有线电视系统的特点如下:(1>高质量的图像接收。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采用高质量的前端接收设备,信号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最后用电缆或光缆进行传送,可有效地屏蔽空间的各种干扰,保证接收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2>传输频道增多,节日内容丰富。

光缆的巨大承载量带给有线电视台的是丰富频道资源,为有线电视自办频道专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的频道资源带来充裕的时段,使不少有线电视台试图尝试开办专业频道。

(3)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是一种费用较低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系统。

有线电视不仅能收到良好的传输效果,而且可以合理布线,安装统1的避雷系统,达到降低成本和公共安全的目的。

(4)双向传输,多种用途。

有线电视不但能传输高质量的电视节日信号,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图像、文字、语言、数据等综合业务。

5.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分类及在发展中显现出来的不足之处。

【答案】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变化,同样对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现场直播的发展。

(1)广播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①节目播出的实时直播,也就是主持人演播室的部分。

②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

无论广播还是电视,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都至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演播室内主持人的口播和相关访谈; 二是现场记者的实时直播报道和采访,以及其他有关的连线。另外对于电视新闻直播而言,还有第三个部分,那就是即相关背景资料,包括图像资料,图表和其他文字,以及用绘画箱模拟的现场等等。

(2)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的不足

①目前大量的现场报道还是采用“电话连线”,除非重大主题性事件,由于事前安排才会有来自现场的图像直播报道。这种直播方式,离国际化的现场实时图像直播传送仍有很大距离。②有时直播的形式重于内容,徒有形式。

6. 广播电视中的音响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音响,是指广播电视声音语言及音乐以外的一切声音; 即那些没有纳入有声语言逻辑表达序列和音乐逻辑表达序列的声音。

(1)音响可以分为实况音响与后期制作配音的音响效果两种。

①实况音响

又称现场声或同期声,是在广播电视节目录制和摄制现场采集的音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再现事实、场景的声音形态,给听众和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增强传播的感染力。实况音响还具有一定的叙述作用,可以传递出现场的具体信息和细节。

②音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