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人文学院626中国古代文学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诸宫调相传为宋代熙丰元枯年间泽州_______首创。

【答案】孔三传

【解析】据宋王灼《碧鸡漫志》载,诸宫调相传为北宋熙丰元祷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

2.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出自_______一文。

【答案】《阿房宫赋》

【解析】《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3. 杨龙友是清代传奇中《________》的人物形象

【答案】桃花扇

【解析】《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这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它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从建立到亡国的短暂历史过程,描绘出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作品着重塑造了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下层人物的形象,满腔热忱地赞扬他们心系国家安危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

4. 永嘉四灵是指:徐照、徐玑、翁卷、_______。

【答案】赵师秀

【解析】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均为南宋温州诗人,因其四人字号中均带“灵”字,彼此旨趣相投,创作主张一致,诗风相近,皆师从永嘉学派诗人叶适,世人称为“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是继江西诗派之后在南宋中后期诗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5. 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对宋诗特点的概括是:以_______为诗、以才学为诗、以_______为诗。

【答案】文字; 议论

【解析】《沧浪诗话》是严羽所著关于诗的理论批评著作,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定、淳化间。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册。

6. 《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刘基

【解析】刘基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主要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均收录在《诚意伯文集》中。作者往往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揭露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弊端,表达其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拯救时弊的治世意图。

7. 1906年在口本东京成立的,_______是在外国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中国第一个戏剧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的,是清末民初一个活跃的革命文学团体。

【答案】春柳社; 南社

【解析】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以春柳社的成立为标志,1906年底在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一一春柳社。1909年11月13日南社于苏州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正式宣告成立。与会17人,选柳亚子为书记员。南社活动最有生气的时代是从成立到辛亥革命前后数年。宗旨是“欲一洗前代结社之积弊,以作海内文学之导师”,出版《南社丛刻》,引导文学为革命斗一争服务。

8. 刘勰《文心雕龙》评_______为“五言之冠冕”。

【答案】《古诗十九首》

【解析】《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锺嵘《诗品》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9. 宋元话本《宣和遗事》是《_______》的最初底本。

【答案】水浒传

【解析】《宣和遗事》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一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因此成为《水浒传》的蓝本。

10.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一祖”指的是_______。

【答案】杜甫

【解析】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11.宋元小说话本文本大体由“入话’_______、“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答案】“正话”

【解析】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正话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作为结尾。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_______。

【答案】《白马篇》

【解析】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揉,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诗赞赏幽并游侠儿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寄托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幢憬。

二、简答题

13.苏轼、黄庭坚诗歌对比。

【答案】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清新豪健,充满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刚柔相济的风格,是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其诗讲究修辞造句,总体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提倡“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开创了江西诗派。苏轼与黄庭坚诗歌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1)推崇的对象不同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

(2)诗歌风格不同

苏轼对诗歌风格主张兼收并蓄,体现出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形成“清远雄丽”的诗歌风格。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黄庭坚的律诗有音律的特殊美,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们把这种“峭刻生新”“深折透辟”“老辣硬涩”的诗风称为“黄庭坚体”。

(3)诗歌成就不同

①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的苏轼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而就创作成就而论,苏轼无疑是当时的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轼都是出类拔萃的。在诗歌内容上表现为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儒、道、释的人生哲学有机的融合在苏轼身上,体现在他的诗歌中。同时他对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造就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人物。有必达之隐而无难显之情的表现能力,显示出驾驭题材的非凡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