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殖民主义
【答案】新殖民主义是指采用比较隐蔽的、间接的办法,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以继续保持和维护垄断资本的各种利益。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和剥削的方法很多,主要是以“援助”为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受援助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此外还利用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不等价交换、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盘剥。新殖民主义的推行,使得世界上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各种生产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决定的。但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这一历史局限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根本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
3. 资本主义银行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是指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它的职能是把社会上的闲置资本和各阶层手中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即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借用者之间的中介。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4. 铸币
【答案】铸币是指按一定的成色和一定的重量铸造成某种形状的金属块。最早的金属货币是自然形态的金属条块,使用不便,因而逐渐产生金属铸币。早期的铸币是由有名望的商人所铸造,在金属块上铸上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表明其重量和成色。铸币的出现,解决了使用金银条块所造成的交换困难,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铸币逐步由国家统一铸造。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铸币主要用做各国的辅币。
5. 流通时间
【答案】流通时间分为广义的流通时间和狭义的流通时间。广义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通过一次循环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它等于生产时间加狭义的流通时间。狭义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它由购买时间和出卖时间两部分组成:(1)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受生产要素供应条件的影响; (2)售卖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它主要受市场需求与竞争状沉的制约。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6. 借贷利息
【答案】借贷利息是指职能资本家为了获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数额和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利息率的高低有一定的界限。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就会因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不去借款; 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就没有人愿意贷出货币资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二是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上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借贷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的预期、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走势等。
7. 超额利润
【答案】超额利润是指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内不会存在超额利润,只有在垄断市场上,垄断厂商可以保持长期的超额利润。
8. 商品流通
【答案】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起着媒介商品交换的作用。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在交换过程中,卖的过程同时就是买的过程,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某人卖了之后,却不一定马上就买。卖掉商品的人可以握有货币而一时不购买商品,这就相应地会使另外的人卖不出去商品,于是卖和买就可能出现脱节现象。可见,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出现以后,就己经有了危机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需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9. 交换价值
【答案】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交换价值不只一种,而是多种。不同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可以使它们相等的共同东西。这个共同东西不
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千差万别,无法进行比较。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还有另外一个属性,即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它构成商品的价值。所以,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的基础。也就是说,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价值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0.商品资本
【答案】商品资本是指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销售,把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为货币,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家把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监督工人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生产资本变形为商品资本。通过出售商品,资本家收回预付资本并实现剩余价值。商品资本只是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资本,商品资本的独立形态是商业资本。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1)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 (2)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的价值,是已经增殖了的价值,它的价值是预付资本价值加上剩余价值; (3)它前面是卖和买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 (4)它不仅包括资本价值的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它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
二、简答题
1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是什么?
【答案】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农产品价值高于它的生产价格,即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高于平均利润。
在农业生产中,除了农业资本家取得平均利润,农业工人取得工资外,土地所有者还必须要得到绝对地租。这样,农产品就必须按照高于它的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出售。但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一般低于工业,其价值就要高于生产价格,只要能把其差额扣留在农业部门就可以成为绝对地租。
②在当代资本主义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于生产价格的情况下,绝对地租来自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2)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垄断
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土地的供给不可能是随意增加的,而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这样就使得土地的私有权具有了垄断性质。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得资本不能自由地向农业部门转移,也就使得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而留在农业部门内部成为绝对地租。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它体现的仍然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