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槐米、别名槐籽,是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具有抗氧化,防癌,镇痛,抗自由基,抗衰老,抗过敏,抗炎等活性,同时,具有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消炎及补肾等方面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另外,槐米对人体无致癌、致突变的作用。目前,对槐米多糖的研究只限于提取工艺及脱蛋白方法的选择,对其他方面还鲜见报道。本论文以干燥的槐米为原料,不仅探究了槐米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还对槐米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分离纯化等进行了初探。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以槐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槐米多糖,探讨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槐米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槐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320W、料液比为1:21(W/V=g/mL)、超声温度为32℃、超声时间为40min,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52%;参照文献在最佳条件下采用热水浸提法所得槐米多糖得率为1.25%。因此,超声波提取法比热水浸提法所得槐米多糖得率提高了21.6%。
(2)以热水浸提法所得的多糖为研究对象,选蒸馏水、盐(NaCl)溶液(0.1mol/L~0.5mol/L,0.1mol/L为一个梯度)、碱(NaOH)溶液(0.1mol/L~0.5mol/L,0.1mol/L为一个梯度)为洗脱剂进行线性梯度洗脱;过DEAE-52纤维素柱得到经蒸馏水、0.1mol/LNaCl、0.2mol/LNaCl、0.2mol/LNaOH、0.3mol/LNaOH洗脱的五个组分,依次命名为FSP1、FSP2、FSP3、FSP4、FSP5。以蒸馏水作为洗脱剂,各组分分别过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达到高纯化的目的。
(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多糖组分FSP1、FSP2、FSP3、FSP4、FSP5的分子量分别为2.9×104Da、9.7×103Da、9.9×103Da、2.6×104Da、3.7×104Da,且均为纯品。
红外光谱扫描得槐米多糖的五个组分FSP1、FSP2、FSP3、FSP4、FSP5分别在波长3448cm-1、3442cm-1、3448cm-1、3393cm-1和3316cm-1处出现宽又强的吸收峰,是-OH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峰,即在多糖分子中存在醇或酚羟基(-OH);五个多糖组分分别在波长2813cm-1、2813cm-1、2814cm-1、2813cm-1和2812cm-1有一个较弱的吸收峰,是C-H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峰,即在多糖分子中存在甲基或者亚甲基;五个多糖组分均在波长1600cm-1有一个尖尖的吸收峰,是由C=C,C=O引起的吸收峰,即在多糖分子中存在不饱和键;五个多糖组分分别在波长1383cm-1、1349cm-1、1349cm-1、1349cm-1和1383cm-1存在吸收峰,是多糖分子中存在甲基或者亚甲基C-H变角振动引起的;FSP1、FSP3分别在波长1125cm-1、1128cm-1处的弱吸收峰指认为C-O-H、C-O-C伸缩振动,即多糖分子中存在羧基-COOH或吡喃环中存在醚键;五个多糖组分分别在波长766cm-1、765cm-1、765cm-1、765cm-1和766cm-1处的峰,表明多糖的糖链是由吡喃的对称环伸缩振动所引起的。
GC-MS检测经过水解、衍生的纯品,从NIST11谱库进行检索从而得知, FSP1由D-鼠李糖与D-呋喃半乳糖组成,FSP2由β-D-甘露糖与α-D-吡喃葡萄糖组成,FSP3由D-呋喃半乳糖与D-吡喃葡萄糖组成,FSP4由半乳糖与D-鼠李糖组成,FSP5由D-山梨糖与D-鼠李糖组成,匹配度均在80%以上。
(4)采用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作为体外抗氧化作用评价的四个指标,并与VC、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所得槐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提多糖,别介于VC和BHT之间。由此可见,槐米粗多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而且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槐米多糖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