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艺术学院624戏剧学基础之西欧戏剧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埃斯库罗斯
【答案】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他的作品现存七部悲剧:《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普罗米修斯》和总称为“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的《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神》。这些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封建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作家的世界观。他笔下所创造的人物都有坚强的意志,他们的性格是刚毅的。他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喜欢用三联剧形式创作,衔接严谨,情节虽不复杂,但矛盾冲突激烈,抒情色彩浓厚。
2. 社会问题剧
【答案】易卜生创作的揭露社会问题的戏剧被称为社会问题剧。通过人物的论争,这些戏剧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婚姻、道德、法律、妇女、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自私自利的丑恶本性以及婚姻的不合理现象。虽然剧作家没有在结尾提供恰当的解决方法,但因为所涉及问题的重大,剧中人物思想的尖锐对立,这些戏剧呈现出浓厚的探索精神和犀利的批判色彩。通过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将戏剧舞台用作讨论社会问题的讲坛,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扩展到戏剧领域,冲击了当时一西方舞台上流行的虚幻庸俗的戏剧,指明了戏剧发展的新方向,推进了现代戏剧的革新。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品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魔》和《人民公敌》等。
3. 托勒尔
【答案】托勒尔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诗人和戏剧家,与乔治·凯泽齐名,是20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德国剧作家。托勒尔的戏剧特色,在于他的戏剧与他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几乎他的每一部剧作都带有政治主题,宣扬他的左倾政治理念。其代表作品有《群众与人》、《请注意,我们还活着》等。
4. 高乃依
【答案】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其代表作为《熙德》,其它重要作品有《贺拉斯》和《西拿》等。其作品取材于古代英雄故事,表现理性战胜情感的主题,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热情,气势悲壮激越。
5. 索福克勒斯
【答案】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他在戏剧创作方面很有才华,曾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据说他的剧作有130余部之多,流传至今的只有《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
等七部,其中《俄狄浦斯王》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在剧中他首创了“倒叙式”的结构范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他的创作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并标志着希腊悲剧进入了成熟阶段。
二、简答题
6. 简述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论的要义。
【答案】“陌生化效果”是布莱希特独创的一个戏剧术语,是他的叙事式戏剧理论的核心内容。“陌生化效果”就是在舞台上要把人们所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事件以另一种样式展示给观众,以引起人们的惊奇,从而诱发观众去思考。为达到这目的,布莱希特从编剧、导演、表演,甚至舞台美术及音乐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戏剧的主张。布莱希特认为随着20世纪科技的发展,舞台有可能把叙述的因素纳入戏剧表演的范畴。他写的戏剧往往不分幕只分场,每场可以独立存在,只是在结局和人物上与整体有关系。
(1)布莱希特主张演员和角色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表演方面,布莱希特主张演员和角色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把自己融入角色,演员应该把自己理解的角色表现给观众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演员演得逼真,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致使观众随着剧情发展及剧中人物体验的各种情感,和台上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这样就会使观众丧失理性的思考能力而处于一种幻觉状态。
(2)布莱希特主张摒除一切与剧情无关的道具
在舞台美术方面,布莱希特主张摒除一切与剧情无关的道具。但对一些能说明时一代和人物特点的服饰和生活小用品等道具却要求细微、真实。至于舞台布景,布莱希特要求“景为戏用”,布景要说明剧本的内容,甚至可以采用象征的手法,因为布景太真实就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为提醒观众他们是在看戏,他主张演员可以戴假面具,也可当着观众的面换衣服。对于灯光的应用,他要求用白色的光以突出人物,并使之具有层次感、雕塑感。他认为若用半明半暗的灯光制造气氛,往往会使观众昏昏欲睡而失去理智批判力。
(3)布莱希特在音乐上不求优美动听
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不求优美动听,免得观众因陶醉而神思恍惚。为使观众保持清醒的头脑,布莱希特还发明了半截幕,在每场开演前把即将演出的场次、标题、内容等事先映在幕上告诉观众。在剧本演出时常常配有解说员,甚至演员可以和观众当场对话。凡此种种,其日的就是要阻止观众产生幻觉,激动感情。布莱希特极力用各种手法要观众成为一个“审视者”,对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进行评论和判断。
7. 简述“欧那尼之战”的经过及其影响。
【答案】《欧那尼》是雨果戏剧的代表作,剧本内容和形式都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实践了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从而遭到古典主义拥护者的强烈反对。在演出过程中,该剧支持者和古典主义拥夏者爆发了法国戏剧史上的一次斗争,被文学史称之为“欧那尼之战”。
《欧那尼》上演时,在观众中引发了占典主义戏剧和浪漫主义戏剧追随者之间的斗争,即著名的“长发对秃头”的战斗,古典主义者派人阻扰剧本上演,并对其进行污蔑和攻击,一些拥护新文艺的青年积极拥护该戏剧的演出。两派的激烈斗争一直贯穿在整个上演期间,最后浪漫主义文学支持者获得了胜利,结束了古典主义戏剧在法国剧坛的统治地位。
随着雨果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的成功,浪漫主义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运动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浪漫主义运动不仅在英、法、德等国开始了第二个时期的发展,涌现了雪莱、雨果、霍夫曼等杰出代表,而且还扩大到东欧、俄国和美国,在这些国家形成全国性的流派或运动,推动了各自民族文学的繁荣昌盛。
8. 为什么说莫里哀的《伪君子》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
【答案】莫里哀的《伪君子》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围绕达尔杜弗这个喜剧人物的伪善性格展开情节。
(1)达尔杜弗是一个伪善的喜剧人物,他的伪善首先在奥尔贡的家人之间造成冲突,当其伪善被揭穿后,他的凶狠又使得其与奥尔贡形成冲突,最后在国王的干预下,才得到惩罚。达尔杜弗的伪善也造就了作品的喜剧特点。他身为教士,平时表现得十分虔诚,口头宣扬苦行主义; 但是他一顿饭能吃下两只鹤鹑和半条羊腿,骨子里凶狠歹毒,贪财好色。他外表仁慈,实际上是一个宗教骗子,一旦被人揭露,马上设计掩护自己的罪恶。当他的恶行被彻底揭穿,他便暴露出凶残的本性,欲置奥尔贡于死地。
(2)通过揭示达尔杜弗的伪善本质及其危害性。作者批判了社会的伪善习气。《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己成为伪善者的代名词。通过他的伪善,戏剧概括了当时法国社会盛行的伪善习气,批判了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的伪善与贪婪本性,揭露了宗教的危害性,具有极强的社会警示意义。从这方面看,《伪君子》不仅是一部人物性格喜剧,而且还是一部社会讽刺喜剧,具有典型性。
9. 为什么说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答案】戏剧具有鲜明的综合艺术特点。剧本是文学,加上舞台美术、化妆、服装、道具、音乐音响、甚至舞蹈,戏剧演出可以变得那样丰富多彩。
戏剧艺术的中心是演员的表演。演员们是用丰富的动作及其系列性来模拟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是戏剧性质的根本体现。其他一切的综合艺术元素,都是从属于表演艺术并为表演艺术服务的。
10.辨析悲剧与喜剧的起源有何不同。
【答案】悲剧由古希腊人创立。其词源"trag-os" ,意为“公羊”和“歌颂”,这反映出悲剧题材实际上起源于宗教庆典。在这种庆典上,人们颂扬并以山羊作牺牲奉献给酒神狄奥尼索斯。举行祭祀时,人们会合唱赞美歌,讲述有关酒神的神话故事。往后,合唱队增加了专门描述故事的一个演员,故事也扩大到酒神以外的神话,与合唱队有问有答,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悲剧。
喜剧的形成稍晚于悲剧,大约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左右的希腊。一般认为它主要起源于占希腊农民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