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二元说

【答案】“二元说”论者认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经济补偿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人身保险是非损失保险。主要观点有:

(1)否定人身保险说

该说认为:人身保险并不体现保险的性质,它是和保险不相同的另外一种合同。埃斯特(L.Elster )和威特(J.D.Witt )主要是从人寿保险中的储蓄成分来否定人身保险的性质。实际上,人寿保险是保险与储蓄的结合,既通常所说的“储蓄性保险”或“储蓄性险种”。科恩(G.Cohn )否定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承认了人身保险中的保险成分。

(2)择一说

该说与“否定人身保险说”不同,承认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主张把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进行阐明。主张该说的德国法学家爱伦贝堡给保险合同下了个综合性定义,即:“保险合同不是损失赔偿的合同,就是以给付一定金额为日的的合同”,二者只能择一。

凡是“二元说”论者都只是强调了保险的种概念(种概念一属概念+种差),而不是在对保险这一属概念下定义。也就是说,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相对于保险来说都是种概念,当然在内涵上就有所差异。可见,“二元说”是在对两者分别下定义。

2. 损失说

【答案】损失说是保险学说之一,以损失观念为保险理论中心,以损失概念解释保险性质。它强调没有损失就没有保险,认为保险是“损害填补”和“损失分担”,有危险,有损失,才有保险需要,主张以“危险——损失——保险”这个公式来体现保险的本质。损失说的源流可分为“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危险转嫁说”。

(1)损失赔偿说最早产生于英国,是海上保险产生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马歇尔(S.Marshall )和德国的马修斯(E.A.Mashies )。该学说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补偿合同。

(2)损失分担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庸俗经济学家、柏林大学教授华格纳(A.Wagner )提倡的,强调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互相合作的事实,把损失分担视为保险的性质。

(3)危险转嫁说是从危险处理的角度来阐述保险的本质,认为保险是一种危险转嫁机制,个人或企业可以借此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将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风险转嫁出去。源于美国保险学者魏兰脱(A.H.Willett )和克劳斯塔(B.Krosta )等人。

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危险转嫁说的共同之处,是用损失的观念来认识保险的性质,阐述了多数人分摊少数人的经济损失这个原理,但都没有把保险与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

3. 弃权

【答案】弃权是指保险人放弃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告知义务或保证条款而产生的解约权或抗辩权,保险人一旦弃权,则不得重新主张该项权利。弃权一般因保险人单方面的言辞或行为而发生效力。构成保险人的弃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保险人必须知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违反告知义务或保证条款的情形,因而享有合同解除权或抗辩权。②保险人必须有弃权的意思表示,包括明示表示和默示表示。对于默示弃权,可以从保险人的行为中推断。

4. 定期生存年金

【答案】定期生存年金是指年金的给付以一定的年数为限,若被保险人一直生存,则给付到期满; 若被保险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死亡,则年金给付立即停止。即定期年金是以被保险人在规定期间内生存为给付条件的年金。

5. 保险市场营销环境

【答案】保险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保险企业有潜在关系,能够影响到保险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的,目标市场所涉及的一切外界因素和力量的总和。保险企业要想获得业务的成功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和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任何忽视环境因素的盲动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经营,因为环境力量的变化,既可以给保险企业的营销带来市场机会,也可以形成某种威胁。因此,全面地分析保险企业的营销环境,把握各种环境力量的变化,对于保险企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地开展营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保险市场营销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6. 营销组合策略

【答案】营销组合策略是指用来满足目标市场内保险消费者需求的综合营销手段。它包括:①险种策略,主要有险种开发策略、险种组合策略和险种周期生命策略等; ②费率策略,是保险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最活跃的策略,它与其他策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包括低价策略、高价策略、优惠价策略、差异价策略等; ③促销策略,主要包括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促销和人员促销三种策略。

7. 分红保险

【答案】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这里的保单持有人是指按照合同约定,享有保险合同利益及红利请求权的人。分红保险、非分红保险以及分红保险产品与其附加的非分红保险产品必须分设账户,独立核算。分红保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保单持有人享受经营成果; ②客户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③定价的精算假设比较保守; ④保险给付、退保金中含有红利。

8. 后备基金

【答案】后备基金是应付自然灾害和其它意外事故而准备的财力,是积累基金的一个组成部

分,指的是物资储备和资金储备的价值表现。后备基金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合伙出资的共同体共同出资形成的,虽然在合伙人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

(3)自保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4)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交换关系,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二、简答题

9. 研究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对于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有何意义?

【答案】保险经营风险不仅包括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风险,而且还包括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

(1)承保风险

①财务风险

则务风险指保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或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支付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的成因主要有:第一,承保金额超过公司的承保能力; 第二,市场价格竞争导致赔付率上升; 第三,通货膨胀对资本金和总准备金的腐蚀; 第四,投资亏损或坏账。

流动性不足的成因主要是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变现能力差。

②逆选择

保险合同是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经过要约承诺双方合意的基础上签订成立的,一般情况下,双方选择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保险合同却存在着投保人做出对保险人不利的逆选择现象。

逆选择的成因在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掌握承保标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保险标的自始至终都是控制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手中,只有他们对标的的风险状况最为清楚,这样就使得保险人在承保标的的选择或费率开价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虽然逆选择在保险定价过程已被估计,但是,由于合理的逆选择是不可完全被控制的,因此有可能破坏保险人经营的财务稳定性,加大保险经营的风险。因此,如何防止逆选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③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下列三种:第一,制造保险事故,故意引发保险事故,以便向保险公司诈取保险金。第二,捏造保险事故,保险事故并未发生,却伪装现实中已经发生,以诈取保险金。第三,恶用保险事故,恶意利用已发生的保险事故或冒用保险事故,以诈取保险金。

道德风险由于保险的缘故而诱发,甚至不顾刑事犯罪而达到诈取保险金的目的。道德风险也会因保险从业人员或保险代理人或有关的第三者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勾结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道德风险是无形的,既无法量度,又难以用经济的办法加以惩罚令其改进或遏制,在保险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