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货币金融学之证券投资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答案】内在价值亦称“内涵价值”。本书为期权的内在价值,指期权合约购买者行使期权所能获得的金额。它反映了期权协定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交易商品的协定价格与市场价格的正值差额。如果协定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为负值,则该期权合约无内在价值。一份期权合约,若是看涨期权,则合约的协定价格只有低于市场价格,且差额大于期权费时,才真正具有内在价值;若是看跌期权,则合约的协定价格只有高于市场价格,且差额同样大于期权费时,才真正具有内在价值。由于在期权交易中,合约购买者的盈利必然意味着承担履约义务的合约出售者的亏损,因此,在合约签订时,购买者买到的合约并不具有内在价值。购买者之所以要与出售者订立期权合约,是出于对内在价值的追求,是建立在未来市场行情预测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内在价值通常可用计算协定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求出。

2. 卖期保值

【答案】卖期保值又称“卖出对冲”、“空头保值”。生产经营者预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与将来打算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的现货数量相当的期货的套期保值方式。采用这种套期保值方式, 是为了避免将来现货市场价格下跌而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这是生产商为避免将来在现货市场出售商品时发生亏损而采用的一种保值方式。这里的“卖期”是针对保值者在期货市场上所持有的空头头寸而言的。这种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是: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 其卖出的品种、数量、交割月份都与将来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的现货大致相同。以后如果现货市场上卖价下跌, 他则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与原来卖出的期货品种、数量、交割月份相同的期货, 进行对冲平仓, 用平仓后的期货收益弥补在现货市场上出售现货所发生的亏损, 完成卖期套期保值交易。

3. 有效组合(efficient portfolio)

【答案】有效组合指在期望收益率一定时其风险(即标准差)最低的证券组合,或者指在风险一定时其期望收益率最高的证券组合。有效边界上的点对应的证券组合也称为有效组合。

图 有效边界

具体来讲,在所有可行的投资组合中,如果证券组合的特征由期望收益率和收益率方差来表示,

则投资者需要在坐标系中的可行域中寻找最好的点,但不可能在可行域中找到一点被所有投资者都认为是最好的。按照投资者的共同偏好规则,可以排除那些被所有投资者都认为差的组合,排除后余下的这些组合就是有效证券组合。根据有效组合的定义,有效组合不止一个,描绘在可行域的图形中,如图粗实线部分它是可行域的上边界部分,也即有效边界ABC 曲线段(图)。对于可行域内部及下边界上的任意可行组合,均可以在有效边界上找到一个有效组合比它好。但有效边界上的不同组合,比如B 和C ,按共同偏好规则不能区分好差。因而有效组合相当于有可能被某位投资者选作最佳组合的候选组合,不同投资者可以在有效边界上获得任一位置。作为一个理性投资者,且厌恶风险,则他不会选择有效边界以外的点。此外,A 点是一个特殊的位置,它是上边界和下边界的交汇点,这一点所代表的组合在所有可行组合中方差最小,因而被称作最小方差组合。

4. 流动偏好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答案】流动偏好理论是指在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该超过短期利率的预期值,其差额为流动性溢价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既然期限长的债券价格波动风险比短期债券大,人们自然会对这部分风险要求补偿,即要求对流动性风险补偿。因此,只有在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短期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条件下,人们才会选择长期投资工具。于是期限越长的债券,到期收益率应该越高。

按照流动性理论的观点,收益率曲线一般应该是向上倾斜的;只有在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以致使流动性补偿无法抵消预期利率下降的程度时,才会出现下降的收益率曲线。显然,流动性理论已经调整了纯预期理论中关于投资人不介意风险的假设。偏好理论接受了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会影响收益率曲线的观点,并不否定收益率中包含对各种风险的补偿,不过认为,期限越长的债券中包含越多流动性风险补偿的观点,只有在市场上所有的投资人均倾向于以尽快速度出售持有的债券,而所有的筹资人均要筹借长期资金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二、简答题

5. 与一般个人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相比, 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上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证券投资基金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 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 集中投资者的资金, 由基金托管人托管, 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 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 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 与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相比, 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具有如下优点:

(1)规模较大。资金规模大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美国, 一只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可高达几百亿美元;在中国目前条件下, 每只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一般在20亿元以上, 大大高于单个工商企业、证券公司及个人的证券投资规模。

(2)专业运作。证券投资基金通常交给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在基金管理人组织中, 专职

证券分析人员、富有证券组合经验的专业人员和富有证券市场经验的专业操作人员协同工作, 能够比较有效地克服单个工商企业、证券公司或个人在证券投资中的信息分析、市场理解及操作技能不足等缺陷, 从而保障证券投资的有效性和收益水平。

(3)组合投资。管理人在运作中通常将资金同时投入不同种证券中, 并特别注意各种证券在价格走势、市场风险、收益预期、持有时间、持有比例等方面的组合关系, 适时地调整所持证券的组合状况, 从而积极分散投资风险, 努力为基金持有人谋取投资收益。

(4)较好的长期收益。管理人运用组合投资方式从事证券投资, 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 保障基金持有人的收益。从长期看, 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同期国债和同期公司债券的利率、同期股市的平均收益率。

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中也明显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

(1)投资领域的局限性。证券投资基金的特性决定了资金只能投资于证券, 不能投资于实体经济部门或其他市场。由此, 在一个确定时间内, 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有时不是各种投资(包括实体经济部门投资)中最高的。

(2)追逐收益的局限性。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证券的买卖价差, 随着证券市场规范程度的提高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竞争性的强化, 证券交易的买卖价格波动有着趋于平缓的态势, 管理人难以通过证券买卖价差来获得基金运作收入。

(3)专业分析的局限性。对各种有关证券市场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是基金管理人的优势, 但基金管理人得到的任何信息都是不完整和滞后的,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析预测均存在着不准确性和风险性。

(4)既得利益的局限性。在公募条件下, 证券投资基金的持有人相当分散, 如果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和基金监管体系不完善、基金管理人不重视遵守诚信原则, 基金管理人很容易出现投资随意或为自身利益而大搞内幕交易、损害基金持有人权益的现象。

6. 简述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有效市场理论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又称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应该立即对相关信息做出反映,即有利的信息会立即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而不利的信息则会使其价格立即下降。因此,任何时刻的证券价格都已经充分地反映了当时所能得到的一切相关信息。在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在任何时候都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

(1)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内容

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点:①证券价格迅速反映了未预期的信息。在一个竞争性的证券市场上,当某一证券的供应与需求处于平衡状态时,该证券的价格将达到均衡点;证券价格的变动是由证券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证券供求关系的调整又是由于市场新的信息引起的。②随机游走假设。即不同时期证券价格的变动是相互独立的,每次价格的上升或者下降与前一次的价格变化没有关系。证券价格是市场对各种信息做出反映的结果,由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信息随意进入市场,因而证券价格是随机变动的。③投资者无法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指在承担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