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41环境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湿沉降与干沉降【答案】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最常见的就是酸雨。湿沉降是去除大气颗粒物和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干沉降是指在不降雨的H 子,从空中降下来的灰尘所带的一些酸性物质。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而干沉降只有

2. 土壤胶体的双电层

【答案】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是指土壤胶体微粒内部的微粒核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形成一个正离子层,这两层的合称。任何两个不同的物相接触都会在两相间产生电势,这是因电荷分离引起的。两相各有过剩的电荷,电量相等,正负号相反,相与吸引,形成双电层。

3. 分配系数

【答案】分配系数是指在土壤一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4. 环境污染

【答案】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上述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

5. 简述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

【答案】丙酮酸的生物转化过程如下:

(1)有氧氧化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转化为乙酰辅酶A ,它与草酰乙酸经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再经酶促反应生成草酰乙酸,与上述丙酮酸持续转变成的乙酰辅酶A 生成柠檬酸,再进行新一轮的转化,称为TCA 循环。

(2)无氧氧化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往往以其自身作为受氢体被还原为乳酸,或以其转化的中间产物做受氢体,发生不完全氧化生成低级的有机酸、醇及二氧化碳等。

6. 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型?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答案】(1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

)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使水的感官状况受到影响,出现持久性泡沫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促进水体中石油和多氯联苯等不溶性有机物的乳化、分散,增加废水处理困难

浓度高时破坏生物群。

7. 简述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答案】土壤的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对汞的强烈吸附作用,汞进入土壤后

迅速吸附或固定,因此汞容易在表层积累。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如下:

(1)汞的氧化还原;

(2)土壤中胶体对汞的吸附;

(3)配位体对汞的配合一螯合作用;

(4)微生物对汞的甲基化。以上能被土壤

三、论述题

8. 推导天然水体的电子活度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答案】天然水体的电子活度pE 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推导如下;

如果有一个氧化还原半反应: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从理论上考虑下式成立:

根据的定义,则上式可改写为

9. 请列举主要的土壤污染物。

【答案】主要的土壤污染物有:

(1)重金属

如果在土壤中存在过量的重金属,就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衍,以致改变植物的群落结构。

(2)农药和化肥(氮,磷)

化学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和持久性、高毒性、高生物活性等特性,尤其像DDT 类农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有害的作用与影响,如降低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使鸟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使害虫获得了抗药能力,而益鸟、益虫却大量减少,等等。

(3)固体废物和污泥处置

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 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通常,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随着渗滤水的迁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植物又是生长在土壤中,间接又对植物产生了污染,有些土地甚至无法耕种。

(4)污水灌溉产生的污染物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磷、钾等为多,且含有钙、镁、铜、辟、铝等多种微量元素,在污水灌溉中,水肥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将导致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向地下水的运移或通过作物向食物链传输,土壤一植物系统的污染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四、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