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808环境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阈剂量(浓度)
【答案】阈剂量(浓度)是指在长期暴露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浓度)。阈剂量(浓度)越小,受试物质的慢性毒性越高. 反之,慢性毒性越小。阈剂量(浓度)由慢性毒性试验来确定,或由亚急性毒性试验做出初步估计。
2. 二次污染物【答案】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有硫酸雾、硫酸盐、硝酸与硝酸盐、光化学氧化剂等,在水体和土壤中有重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农药及一些有机物经生物降解、光解、水解及氧化还原等化学作用的产物。
3. 谷胱甘肽结合
【答案】谷胱甘肽结合是指在相应转移酶催化下谷胱甘肽中的半胱氨酸及乙酰辅酶A 的乙酰基,将以N-乙酰半胱氨酸基形式加到有机卤化物(氟除外)、环氧化合物、强酸酯、芳香烃、烯等亲电化合物的碳原子上,形成巯基尿酸结合物。谷胱甘肽结合,有力地解除了对机体有害亲电化合物的毒性。
4. 环境污染
【答案】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上述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
5. 简述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答案】土壤的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对汞的强烈吸附作用,汞进入土壤后
,
迅速吸附或固定,因此汞容易在表层积累。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如下:
(1)汞的氧化还原;
(2)土壤中胶体对汞的吸附;
(3)配位体对汞的配合一螯合作用;
(4)微生物对汞的甲基化。以上能被土壤
6. 简述植物修复去除污染物的方式。
【答案】植物修复去除污染物的方式主要包括:
(1)植物提取
植物直接吸收污染物并在体内蓄积,植物收获后才进行处理。收获后可以进行热处理、微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2)植物降解
植物本身及其相关微生物和各种酶系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的
性的中间产物。
(3)植物稳定
植物在与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将污染物固定并降低其生物活性,以减少其对生物与环境的危害。
(4)植物挥发
植物挥发是与植物吸收相连的,它是利用植物的吸取、积累、挥发而减少土壤挥发性污染物。和或转化为无毒
7. 砷在环境中的来源。
【答案】砷在环境中的来源可分为:
(1
)天然来源
砷多以无机砷形态分布于许多矿物中,
主要含砷矿物有砷黄铁矿
与雌黄矿
在某些煤中也含有较高浓度的砷。空气中砷的自然本底值为每立方米几纳克。其中甲基胂含量约占总砷量的20%
。地面水中砷的含量很低。
某些地下水水源的含砷量极高
砷量。
雄黄矿
且为三价砷。温泉活动地区的水源含
(2
)人为来源
环境中砷污染主要来自以砷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如砷酸铅、乙酰亚砷酸铜、亚砷酸
钠、砷酸钙和有机砷酸盐。
某些苯胂酸化合物,如对氨基苯基肿酸,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家禽和猪,也用于治疗小鸡
的某些疾病。
砷还可用于冶金工业和半导体工业,如砷化镓与砷化铜。所以,工厂和矿山含砷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矿物燃料燃烧等也是造成砷污染的重要来源。
三、论述题
8. 推导天然水体的电子活度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答案】天然水体的电子活度pE 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推导如下
;
如果有一个氧化还原半反应:
根据能斯特方程式,
则上述反应可以写成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
从理论上考虑下式成立:
根据的定义,则上式可改写为
9. 举出一个DDT 生物蓄积的例子,并解释DDT 在食物链中生物累积的原因。
【答案】(1)生物蓄积定义
生物蓄积是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増的现象。蓄积量是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各量的代数和。机体的主要蓄积部位是血浆蛋白、脂肪组织和骨骼。
(2)DDT 生物蓄积的例子
DDT 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DDT 的蒸发。DDT 污染遍及世界各地。从漂移1000公里远的灰尘到南极溶化的雪水中仍可检测到微量的DDT 。一般情况下,非农业区空气中的DDT 的浓度范围为小于
农业居民区其浓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