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20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20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20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9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20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15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20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22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20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29

一、概念题

1.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群体中所有个体的个人福利的加总。福利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从个体的角度讲,福利是指个体从消费各种私人的或公共的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幸福感。而个人福利的加总也就是社会福利。简单地讲,“加总”是指综合各个分散的个体的意见从而得到总体的意见的过程。然而,也正是这一“加总”的过程使得“社会福利”成为一个复杂的、缺乏可操作性的概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在“加总”的具体方法上存在巨人的争议。然而面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的不同,加总的方式势必会引起较大的争议,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权数组合(除非回到所有人的权数都相同的简单加总方式),按照这种意见所得到的社会福利标准显然不同于一视同仁式的简单加总方式。

2. 混合性工具

【答案】混合性工具是指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由私人做出决策的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该工具结合了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这类政策工具兼备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下具的优点。主要包括四种形式:信息与规劝、产权拍卖、补贴、税收与使用者付费。

3. 利益选择

【答案】利益选择是指政府对利益的分配是有一定的导向性和目的性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来自于政治统治的目的。在阶级社会里,无论何种社会、何种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都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行为组织,政府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的利益以及他们的总体利益是借政府的机构来实现的。所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政府首先是选择利益,选择那些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方面,也选择那些与政府自身最大利益相一致的方面。政府的这种人为、主观的选择特征,必然使公共政策在分配社会利益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4. 时间序列

【答案】时间序列分析是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政策分析中,经常会有某个观察变量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对今后的具体目标或者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可以将该变量以往的观察值

和时间进行回归,得到该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方程式。然后将今后的时间数值代入方程式,估计出该变量在以后的可能发展水平。

二、简答题

5. 公共预算的性质和作用为何?

【答案】(1)公共预算的性质

①反映了政府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选择,它们反映了一般公众对什么样的服务政府应该提供的共识。

②反映了政府所提供诸多服务的优先权。

③反映厂为地方和全体选民,为效率、效能以及更大的公共日标而做出的决策的相对比例。 ④为公民提供了强有力的责任工具,使公民可以知晓政府是如何花钱的,政府是否遵循着公民的偏好,预算连接着公民的偏好和政府的产出。

⑤反映了公民对不同的税种和不同税率的偏好,以及特殊纳税人群体转移税收负担的能力。 ⑥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生着影响,因此财政政策影响着就业水平一一在某时间有多少人失业。 ⑦预算反映着不同个体、组织影响预算结果的相对权力。

(2)公共预算的作用

①为达到施政优先次序、目标及政策所从事的资源配置。预算反映各种势力争取政府资源的记载,它记录着这场竞争中的胜负情况,通过社会公开的辩论和慎思的过程,试图将资源作“合理、公正”的分配。

②通过税收和借贷(公债)筹措预算财源。预算为政府筹措财源的计划书。税收应由谁负担? 负担的效度比例是多少? 政府则务应否借贷? 借贷的比例应是多少? ……政府筹措资金的方案大多呈现在预算计划书中。

③通过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以预算展现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可以通过预算所展现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工具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及就业率,作为经济调节的工具,但此项功能的效果,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

④促使政府机关对预算资源使用达到效率、效能的运用责任。政府通过年度的预算程序及既定的预算制度,对于预算的使用状况给予定期的检查,通过绩效检讨,来追踪首长的行政责任,并进而对政府官僚体系给予适当的监督。

⑤控制支出的合法性、确实性并与政府决策相吻合。预算的原始功能即是支出的控制,希望政府每一项的支出都符合法律、确实及诚实的要求。按月按季度的核拨及在核准的会计制度下,对政府的支出予以适当的控制。

⑥提供不同层级间资金转移的机制。中央政府的税基往往大于地方政府,因此,在多数国家中,地方政府需依赖中央政府的资金转移(补助款)以支付其日常的运作。这种转移不仅让地方政府能执行其应尽的职责,也可以达到均衡全国地方的财政之不公平。

⑦作为预算计划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预算可作为政府中、长期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

而这些计划则需靠政府的预算支持方能落实。

⑧经由财政的监督权,驱使政府机关使其计划实施更具经济、效率和效能。预算不仅在于对预算的收支的控制和计划的规划,亦注重对于计划、方案的实施上,是否达到合理、公平的情况。亦即对于预算实施中及实施后,进行完整周全的监督和评估。

6. 分析当代世界各国政府再造的原因。

【答案】当代世界各国的政府再造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背景,可以说,政府再造是政府因应外在环境变迁而求适应的一个过程。当代政府再造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角色膨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观点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的职能急剧扩张,政府角色不断膨胀。政府虽然管的事情很多,但是社会问题却同样层出不穷,因而引发人民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怀疑,即政府失灵问题,政府干了许多自己干不了也管不了的事情,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并调整政府的角色问题。

(2)财政状况的恶化。工业化国家向福利国家的发展,政府支出不断膨胀,这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财政能力的支持,然而,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影响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这对政府的财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各国面对日益庞人的债务负担,纷纷寻求开源节流、平衡预算之道。由于人民的纳税负担较重,仅依赖增税以缩减预算赤字有困难,因此,通过改革政府以控制财政赤字,便成为一个可行的手段。

(3)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针对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府的弊病,以公共选择为代表的新右派对此进行不断的抨击,认为政府失灵不亚于市场失灵,强调市场机制,主张将政府的角色、功能和规模缩小,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

(4)国际化与国际竞争的压力。国际经济自由化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日渐加剧。国际经济竞争的压力迫使一个国家的政府不仅必须和他国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相协调,而且必须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以更强的能力应付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除此之外,政府还必须提出前瞻性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面对市场的竞争。

(5)官僚主义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官僚病症。墨守成规、衙门作风、繁文褥节、形式主义、滥用权力、腐败,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导致了政府的“信任赤字”,甚至于“合法性危机”,为重振政府的威信,“去官僚化”便成为各国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7. 比较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和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不同时期的政府职能变化情况。

【答案】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我国政府职能也在逐步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能重心的转变

现代市场和政府共同对经济运行起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事实。在市场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中,以市场为基点确定政府的职能,不仅是目前政府职能转变成败的关键,也是政府职能深化发展的长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