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711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李特尔
【答案】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著有《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
2. 区域发展战略
【答案】区域发展战略是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是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
3. 首位城市
【答案】首位城市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如全国、省区等)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处于首位的即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通常指处于城市体系顶层(或第一级)的城市。在一个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只有一个,首位级城市可能有数个。
4. 斯匹克曼
【答案】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国际关系学者,被称为’,围堵政策之教父’,。他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古典现实主义的发起者之一,将东欧政治思想带入美国。斯皮克曼出过两本谈外交政策的书,从斯皮克曼的地理学与外交著述看来,他支持地理决定论。
5. 人口迁移
【答案】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按涉及的范围是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 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6. 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案】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般可持续发展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与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位置和边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
7. 地理人种
【答案】地理人种是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它是以洲为单位而划分的人种,是相当于对洲的范围自然环境长期而连续地适应所产生的结果,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与各大洲的界线并不完全重合。地理人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8. 同城效应
【答案】同城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同城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
9. 城市感知
【答案】城市感知是指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不同印象。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在城市里居住时间长的人与从农村或较小市、镇来大城市的人则会感到城市烦躁、忙碌,过于紧张; 也有人虽然感到不习惯,但又感到好奇,能够逐渐适应。
10.生计农业
【答案】生计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即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孤立进行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其产品除主
要为了自己家庭成员所消费外,剩余量小大,用于交换其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如农具和衣服等。
二、简答题
11.简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答案】根据区域在生产力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的差异,把区域发展分成三个不同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初级阶段)
①初级阶段发展特点
a.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
b. 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
c.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
d. 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②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在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要是利用某一个自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或人文资源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促进区域的发展,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2)工业化阶段(成长阶段)
①成长阶段发展特点
a. 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
b. 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
c.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d.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e. 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f. 资源面临枯竭; 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g. 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②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在此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增加,人地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区域生态关系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是在重视经济总量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的发展纳入良陛发展的轨道,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①综合发展阶段发展特点
a. 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b. 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生态产业发展迅速。
②综合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在经历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中级阶段之后,人类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优化布局,发展生态经济。在这一阶段,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如信息产业,高科技电子产业。生态产业异军突起,给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经济质量显著提高。
1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答案】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②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a. 能力限制因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