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华大学F0402专业综合(生物)之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寄主(宿主)。
【答案】寄主(宿主)是指寄生关系中被寄生的对象。
2. 琼脂块培养法。
【答案】琼脂块培养法是1971年报道的筛选春日霉素即“春雷霉素”生产菌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其要点是:把诱变后的春日链霉菌的分生孢子悬液涂布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待长出稀疏的小菌落后,用打洞器一一取出长有单菌落的琼脂小块,并分别把它们整齐地移入灭过菌的空培养皿中,保持合适的温、湿度。经培养4〜5天后,把每一长有大菌落的小块再转移到含有供试菌种即拮抗对象的琼脂平板上,以分别测定它们的抗生素抑制圈的直径,然后择优选取之。
3. 命名。
【答案】命名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
4. 病原体。
【答案】病原体,又称致病菌或病原菌,是能引起传染病的各种微生物会其他生物的通称。
5. 细胞核。
【答案】细胞核是指存在于一切真核细胞中的形态完整、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它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部位,并对细胞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遗传物质和变异等生命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构成。
二、简答题
6. 病毒学研宄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病毒学研宄的基本方法如下:
(1)病毒的分离与纯化:病毒的分离包括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标本接种与病毒认定、盲传;病毒纯化包括纯化标准、纯化方法依据;
(2)病毒的测定:包括病毒物理颗粒计数,噬菌斑、蚀斑测定和终点法的病毒感染性测定;
(3)病毒的鉴定:根据病毒的生物学性质、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和分子生物学性质进行的鉴定。
7. 三大免疫标记技术有何异同点?
【答案】(1)三大免疫标记技术的相同点:
用免疫标记物标记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它们的敏感性高。
(2)三大免疫标记技术的不同点:
①免疫荧光技术用一种将结合有荧光素的荧光抗体与抗原进行反应,借以提高免疫反应灵敏度,该技术需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有假阳性现象;
②免疫酶技术是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抗体或抗原,可肉眼观察结果,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比色进行定性或定量;
③放射免疫测定是最敏感的免疫标记技术,精确度高,易规范化和自动化,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需用同位素检测仪,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
8. Ainsworth 的《安•贝氏菌物词典》(1983, 第7版)对菌物分类的“两门五亚门”系统的内容是什么?1995年(第8版)又有哪些重大变动?
【答案】Ainsworth 的第七版(1983年)对菌物界的分类如下:
表
1
1995年的第八版的变动如下:
表
2
9. 为什么弱化作用只影响合成代谢,而阻遏作用既影响合成代谢途径也能影响分解代谢途径?
【答案】因为弱化作用是受氨酰-tRNA 的控制,是氨基酸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一种调控作用;而阻遏作用中,操纵子是受阻遏蛋白的控制,是调节基因的产物,在分解代谢(乳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色氨酸的合成)中均存在。
10.何谓菌株?它如何表达?正确理解菌株的涵义有何重要性?
【答案】(1)菌株的定义:
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是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或纯分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菌株的名称可以随意确定,一般可用字母加编号表示,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两个菌株①菌株几乎是无数的;
②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③菌株与克隆即无性繁殖系的概念相似;
④在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间,在作为分类鉴定的主要性状上虽相同,但作为非鉴定用的“小”性状可以有很大差异,尤其是生化性状,代谢产物的产量性状等。
(3)理解菌株的涵义的重要性:
根据菌株的定义,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一旦菌株发生变异,均应标上新的菌株名称。当进行菌种保藏、筛选或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发表论文,利用菌种进行生产时,都必须同时标明该菌种名称及菌株名称。
11.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有何特点?调节代谢流的方式有哪两类?
【答案】(1)微生物细胞的一整套代谢调节系统可塑性强、灵敏度高和反应精确,可以确保上千种酶能准确无误、有条不紊和高度协调地进行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
(2)调节代谢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类:
①一类是酶合成的调节,该方式调节的是酶的合成量,有诱导和阻遏两种机制;
②另一类是酶活性的调节,该方式是调节已有酶分子的活性,有激活和抑制两种机制。 和 (2)根据菌株的定义可知:
三、论述题
12.试述基团转移运送营养物质的机制。
【答案】(1)基因移位是一种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又须耗能的运送方式,但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基因移位主要用于运送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核苷酸、丁酸和腺嘌呤等物质。
(2)以葡萄糖为例,其特点是每输入一个葡萄糖分子,就要消耗一个A TP 的能量。运送的机制是依靠磷酸转移酶系统,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己糖磷酸转移酶系统。其运送的步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