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2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 )。
A. 习惯误差
B. 期望误差
C. 练习误差
D. 疲劳误差
【答案】B
【解析】最不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①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②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为了让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尽可能相互抵消,最不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做到数量一致。③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④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
2. 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
A. 二因素设计
B. 三因素设计
C. 四因素设计
D. 三水平设计
【答案】B
【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该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是三因素实验设计。
3. 听觉掩蔽(auditory masking )是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 )的现象。
A. 增强
B. 减弱
C. 先增强后减弱
D. 先减弱后增强
【答案】B
4. 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B
【解析】恒定法是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的方法; 消除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随机法是指采取随机抽取样本或者分配样本的方式,使无关变量得到控制; 匹配法是指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匹配从而来控制额外变量。
5. 记忆表象有可操作性的经典实验是( )。
A. 心理旋转实验
B. 人工概念实验
C.etroop 实验
D. 点探测实验
【答案】A
,将所知觉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解析】心理旋转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
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库柏和谢帕德用减数法反应时做的心理旋转实验研究证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6.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某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的O 值分别是0.40和0.08,则该被试的β值为( )。
A.0.20
B.0.32
C.0.48
D.5.00
【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得,
7. 开窗实验可由汉米尔顿(Hamilton ,1977)和霍克基(Hockey ,1981)的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在该实验中,如果看到“U+4”被试的反应应该为( )。
A.Y
B.W
C.T
D.S
【答案】A
【解析】按照汉米尔顿的字母转换实验,当被试看到“U+4”那么被试的正确反映应该是U 后面4个位置的字母,即“Y ”。
8. 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答案】B
【解析】色光的混合遵循加色法,任意色调的混合色光都可以用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红、黄、蓝)的混合获得。因此需要的单色仪为三台。
9. 当实验出现了“霍桑效应”时,为了改进实验,后续研究应采取( )。
A. 双盲法。
B. 消除法
C. 平衡法
D. 对抗法
【答案】A
【解析】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在心理
学实验中,有效消除主试被试间不恰当的相互作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通用手段是双盲实验法。
10.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数量相同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超过50%,且差异小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注意理论是( )。
A. 衰减理论
B. 晚期选择理论
C. 资源有限理论
D. 早期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多伊奇提出的晚期选择理论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