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641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团体测验
【答案】团体测验是在同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必要时可配几名助手)对多数人施测的测验方式。此类测验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在短时间收集到大量资料,因此在教育上被广泛采用。团体测验的缺点是被试的行为不易控制,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2. 文化公平智力测验
【答案】文化公平智力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R.B. 卡特尔和A.K. 卡特尔于1949年编制的一种智力测验。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是R.B. 卡特尔关于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分,目的是把个体的一般能力从学习教育和社会背景中分离出来,排除文化影响,测量G 因素的最稳定、最核发心的成分。该测验包括3个不同水平的量表,每个量表又有A 、B 两个复本,量表1适用于4〜8岁儿童和智力落后的成人;量表2适用于8〜14岁儿童和中等智力水平
的成人;量表3适用于大学生、政府官员和其他高于平均智力水平的被试。每个量表包括系列推理、类同概括、方阵推理、定性分析4个分测验。全部为图形材料,主要测量被试从事物中发现联系和规律的能力,个别施测或团体施测均可。测得的原始分数可转换成百分等级,并据此对被试的智力水平作出评价。
3. 陆军甲种测验
【答案】陆军甲种测验是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需要迅速并有效地选拔士兵和军官,为了适应这种要求,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耶克斯及桑代克等人认为可用测验进行选拔,于是将推孟的学生欧提斯尝试性编制的团体智力测验(主要是将斯坦福一一比奈量表改编成为纸笔测验)运用于军队,称做陆军甲种测验。此后又编制了适用于母语为非英语及文盲的陆军乙种测验,这两个测验对于战争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4. 合理建构法
【答案】合理建构法是一种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该方法要求在某种人格理论指导下确定所要探讨的个性特征的结构并据此编制测验,故又称推理法。用这种方法编制问卷时,题目选择必须使其内容能测量要测的人格特征,内容效度是十分重要的。由此种方法编制的问卷为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詹金斯活动性调查表(JAS )。合理建构法对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这往往不容易保证。同时,由于依据内容本身取舍题目,因此会导致测验项目与测验目的
联系太明显,即题目表面效度过高,这会影响测验的有效性。
5. 猜人测验
【答案】猜人实验是一种标准评定量表,主要目的是利用同班同学的长时间相处,互相评定一群学生的各种人格特质。
6. 测验标准化
【答案】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评分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其内容包括确定目的、科学命题、选取代表性样本、做题目分析、确定统一的指导语和施测条件、规定评分与解释、分析测验的信度、效度等。其目的在于使编制或修订的心理测验符合标准测验条件的程序。如果测验结构好,样本大且有足够代表性,对所测查的心理变量是在符合常模要求的标准情况下取样的,其测验就是标准化的、有成效的。
7. 机械能力测验
【答案】机械能力包含了许多成分,如运动能力、空间知觉能力、机械推理等等。现有机械能力测验往往只就某一成分进行测量,并且主要集中于对空间关系能力和机械知识、理解及推理能力这样两个方面加以测量。
8. 构思效度
【答案】构思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是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9. 表面效度
【答案】表面效度是指测验使用者或被试的主观认识上觉得有效的程度。顾名思义,表面效度就是一个测验在使用者或被试看来,直觉地认为它在测量什么,是否测到了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这种认识是主观的,严格说来,表面效度不算是效度. 它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但是表面效度可以取得被试者的合作。
10.瑞文测验
【答案】瑞文测验是英国人瑞文在1983年设计的一个智力量表。由于该测验是非文字的,测试不受文化、种族和语言的限制,特别适用于测量个体的观察、思考与推理的能力,而不考虑他们的文化、种族与体质。整个测验一共由60张图案组成,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 、B 、C 、D 、E 五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瑞文测验施测很简单,每个被试发一个量表和一张答卷纸即可。
二、简答题
11.简述测量效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
【答案】测量效度是指一个测量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测量效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如下:
(1)测量效度的影响因素
严格地说,凡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变异来源都会影响测量的效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测验的构成
当组成测验的试题样本没有较好地代表欲测内容或结构时,测量的内容效度或结构效度就必然会不高。同时,若题目语义不清、指导语不明、题目太难或太易、题目太少或安排不当等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
②测验的实施过程
一个测验在实施过程中,如不遵从指导语的要求、或出现意外干扰、或评分计分出现差错等等,都会降低测量效度。
③接受测验的被试
一般情况下,被试的应试动机、情绪、态度、身体状态等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造成较人的随机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的效度。就整个被试团体而言,如果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则很可能会得到不恰当的效度资料。
④所选效标的性质
由于同一个测验可以有不同的效标,同一个观念效标也可以有不同的效标测量,所以在评价测量效度时,所选效标的性质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⑤测量的信度
在考察测量效度时,一定要注意测量信度。信度不高的测验不可能具有很高的测量效度。 (2)提高效度的方法
要想提高测量效度,就必须设法控制随机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同时,还要选择好特别恰当的效标,把效度系数准确地计算出来。具体来说,下述方法能提高测量效度:
①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②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③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④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12.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 要使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增加多少题目?
【答案】根据公式代入数据,得:
因此,新测验的题目数应是原来测验的3倍,即为了达到所要求的信度,要增加原测验题目数的2倍。
所以,要使测验的信度达到0.90, 必须増加2倍的题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