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 )。

A. 情境测验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自陈测验

【答案】A

【解析】评价中心技术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有效的测评方法。一次完整的评价中心通常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对个人的评价是在团体中进行的。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情境测验。

2. 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

A. 自陈量表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评价中心

【答案】A

【解析】自陈量表是由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按照自己的意见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人格测验形式。投射测验是通过分析被试对模糊刺激的反应来推论其人格特征的方法。评定量表属于心理健康测验。评价中心技术是将受评者置于一个事先安排好的模拟情境中,观察和评定其心理或行为反应,是心理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

3. 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是10.7岁,而她的实际年龄是9.5岁,那么她的智商应该是( ) 。

A.132

B.125

C.113

D.103

【答案】C 【解析】

4. 从逻辑上分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的主要差别是( )。

A. 测验目的

B. 测验内容

C. 测验方法

D. 效标获得的时间

【答案】A

【解析】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同时效度即测验所得分数可与效标同时验证,通常与心理特征的评估及诊断有关。预测效度的效标资料需要一段时间才可搜集到,通常用于选拔、分组。同时效标和预测效标意义上的差异来自测验的目的。前者与用来诊断现状的测验有关,后者与预测将来结果的测验有关。

5. 多质多法(MTMM )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同时效度

D. 预测效度

【答案】B

【解析】多质多法由Campbell 和fiske (1959)提出,他们通过对多质多法的相关矩阵的分析来判断不同测量方法的汇聚效度和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区分效度。

6. 欲探讨当前我国5岁汉族儿童与苗族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特点,下列工具较为适合的是( )

A. 最新原版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B. 罗夏克墨迹测验

C. 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中国版)

D. 瑞文图形推理测验(中国版)

【答案】D

【解析】瑞文测验是操作性测验,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等条件的限制,适用的年龄范围也很宽,从5岁半直到老年,而且不用排除生理缺陷者。测验可个别进行,也可团体进行,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以百分等级常模解释,直观易懂。

7. 斯皮尔曼提出的智力理论包括( )。

A.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B.G 因素和S 因素

C. 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D. 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答案】B

【解析】因素分析之父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1904年提出的智力结构二因素,认为人类智

力包含G 因素(一般因素)和S 因素(特殊因素)。

8. 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

A. 比纳

B. 高尔登

C. 卡特尔

D. 铁钦纳

【答案】B

【解析】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是倡导测验运动的主要人物。为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测量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胖瘦等身体素质及视听觉的敏锐度、肌肉力量和反应时等感觉运动功能,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登也是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他还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9. 项目( )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A. 难度

B. 区分度

C. 信度

D. 效度

【答案】B

【解析】项目的区分度也称鉴别力。它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者的心理特性的一种区分能力。

10.人格测验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行为观察法

B. 他评量表

C. 访谈法

D. 自陈量表

【答案】D

【解析】自陈量表的项目形式一般采用是非式或选择式,其计分规则比较客观,施测简便,测量分数容易解释,因此,是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如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16PF )、艾森克人格测试(EPQ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等。

二、名词解释

11.多重分段

【答案】多重分段是一种测验取舍方式。即根据多方面的不同标准,把受测者分成达到最低标准与未达到最低标准两类。有综合分段和连续栅栏两种主要模式。前者指在可以同时获得各个方面测验分数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它们与效标的关系,分别确定每个方面的及格线。后者指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