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61土地资源学与土地资源管理学之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全球定位系统又称GPS ,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的缩写,它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各项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 系统包括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2. 土地信息系统

【答案】土地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摔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下程。

3. 科斯定理

【答案】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者说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即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

4. 土地资源

【答案】土地资源是指可以利用而尚未利用的土地和已经开垦利用的土地的总称,除此之外,还包括这些类型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他农业自然资源(水、气候、生物)赋存和依附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如宜农土地资源、宜林土地资源、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等。

5. 土地发展权

【答案】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 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 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 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

的发展权。

6. 土地转让

【答案】土地转让是指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绘他人。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二、简述题

7.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和原则。

【答案】(1)土地用现状分类体系

根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的现状进行的土地分类,用以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和研究土地利用问题。但它不能替代土地适宜性分类和土地利用规划,也不能据此划分部门管理范围。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按两级进行分类,统一编码排列。第一级按照国民经济部门用地构成,划为8个类型; 第二级按照土地利用条件和方式,划分为46个类型。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原则

①利用的相似性

具体来讲,利用的相似性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相似性,用以反映不同地类的基本特性和本质差异,便于土地管理中应用。

②分类的统一性

具体来讲,分类的统一性是指全国各地均采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规定的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有利十全国的统一管理和地区间土地利用的比较分析。

③层次的科学性

层次的科学性体现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体现由大到小,由一般到特殊,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层次,层次之间存有明确的从属和逻辑关系,统一编码且不重复,便于资料整理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数据库,实行科学管理。

④地域的差异性

地域的差异性体现在保持统一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加以增减和细化,以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地利用特点。

8. 应当遵循哪些管理原理?

【答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八个原理:

(1)系统原理

现代管理处于各个层次的系统之中,应当从整体着眼对待部分,使部分服从整体,同时,还应明确所管理的对象是更大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还必须考虑更大的全局,摆好自己系统的位置,为更大系统的全局效益服务。

(2)整分合原理

在整体规划下进行明确分工,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不了解整体的分工必然是混乱而盲目的,没有分工的整体又构不成现代有序的系统。

(3)反馈原理

管理是一种控制,必须存在着反馈问题。反馈就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反馈在原因和结果间架起了“反向”的桥梁,在因果性和目的性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4)人本原理

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应该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提高每个人的素质,规范每个人的行为,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创造精神,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5)封闭原理

在任一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才能自如地吸收、加工和作功。不封闭的管理等于不成回路的电路,织成网也发不出电; 不封闭的管理等于数学上没有解的联系方程式,再多也无用。

(6)能级原理

现代管理中机构、法人都有能量问题,能量大小决定可能于事的本领大小。能量分级就是建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规范、一定的标准,能级之间必须动态对应。

(7)弹性原理

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随时适应客观事物多种可能的变化,以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管理所碰到问题从来小是单因素,总要涉及众多因素,其问存在着多种复杂联系。世上一切事物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管理具有不确定性,没有一定的弹性,会使管理达不到预期效益。

(8)动力原理管理必须具有强大的动力,正确运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以保证实施持续有效的管理。动力不仅是管理的能源,而且是一种制约因素,有了动力,才能保证管理有序地运动。

以上八个基本原理不是彼此孤立的,综合而灵活地加以运用,就可使管理系统成为一个“活,不断繁衍出多种适应客观变化的新办法、新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能。 体”

9. 土地统计报表填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案】正确编写填报说明是基层填报单位正确填报、统计部门能取得正确统计数字的关键。一般的注意事项应包括如下内容:

(1)填报范围。它是指每种统计表由何单位填报,汇总时应包括哪些单位和综合范围等,这样可以保证填报不被遗漏,遇到填报范围变动时便于调整,使得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统计资料能互相比较。

(2)指标解释。对列入表式的统计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及其他有关问题的具体说明。这是保证填报单位准确填报的关键,以免填表时各行其是。

(3)分类指标。这是填报单位进行填报的重要依据。主要指有关统计报表中主词栏中应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