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学655经济地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供给范围下限

【答案】供给范围下限是指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的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2. 分散因子

【答案】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3. 区域空间结构

【答案】区域空间结构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技术特点及由此而决定的区位特征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工业、商业等表现为点状,交通、通讯等则表现为线状,农业多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特质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5. 规模经济

【答案】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企业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6. 朝阳产业

【答案】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是技术的突破创新带动企业的产业。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

7. 潜导产业

【答案】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8. 地租曲线

【答案】地租曲线是指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

9. 综合等费用线

【答案】综合等费用线是运费相等点的连线,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可以用综合等费用线来形象的加以说明。

10.区际经济联系

【答案】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由于区域经济是开放的,所以,任何一个区域都会与其他区域发生经济联系。区际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简答题

11.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答案】(1)集聚机制

①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a.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同类区位,这就带来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

b.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某一适宜地区。

c.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a. 集聚将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并随着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而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b. 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c. 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

,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

(2)扩散机制

①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a. 避免集聚不经济。

b.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c. 政府的政策作用。

②扩散机制的作用

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集聚(或扩散)一旦发生,就将沿着其固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

12.分析技术创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答案】(1)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的原因

①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科学研究、理论创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制、技术定型、工业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

②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

(2)技术创新对经济格局的影响

①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一旦技术创新取得成功,就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然,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高于其他地区。而且,技术创新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如追求潜在超额利润的企业家、追求成功的科技人士、面临发展竞争压力的政府等)往往集中在具

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

②加大区域内部产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其他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因此会加大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

,这样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如政府的干预,经济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发生大的变化)

经济格局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