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703法理学之经济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题

1.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答案】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和政府对行政事业资产和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企业的经营权、行政事业单位的占有、使用权及其相关权利的法律行为。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是指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制定发布的,调整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关系,规定产权登记的内容、种类、程序、主管机关的法律责任等事项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许可证管理

【答案】进出口货物的许可证管理,是指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出口必须从对外贸易主管机关领取进出口许可证,没有许可证的一律不准货物进口或出口的一种职能行为。在我国,核准与发给许可证的机关是国务院授权的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对一些临时性的进出口商品,在对外贸易主管部门的授权范围内,可由省级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核准和发给许可证。

3. 广告代理

【答案】广告代理是指在广告活动中,广告主委托广告经营者设计、策划广告,广告发布者通过广告经营者承揽广告发布业务的形式告。即广经营者(代理方)在广告被代理方(广告客户)授予的代理权限内,以广告被代理人的名义所开展的广告活动。

4. 经营者集中

【答案】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通过合并、资产购买、股份购买、合同约定(联营、合营)、人事安排、技术控制等力一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工经营者合并; 厄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③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5. 保险代理人

【答案】保险代理人是,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招揽与接受业务、收取保险费、勘查业务、签发保单、审核赔款等保险业务的单位或个人。

6. 银行业监管

【答案】银行业监管是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简称,是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经营及其他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管理。银行业监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银行业监管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管理和有关机关对其进行的外部监督、管理,而狭义的银行业监管仅指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主体可以包括银监会、审计机关、财政机关等。其中最为主要的监管机构是银监会。

二、简答题

7. 我国新闻传媒业广告经营规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我国新闻传媒业广告经营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由于新闻报道和广告的职能不同,要求新闻传媒业遵循新闻报道与广告经营分离的原则是通行的国际惯例。

①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的广告业务,应当由其专门从事广告业务的机构办理,并依法办理兼营广告的登记;

②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

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2)媒体广告必须守法经营,依法接受检查和纳税等。《广告法》第18条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

8. 简述经济法产生的原因。

【答案】经济法产生的原因如下:

(1)社会化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后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乃是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不断提出社会化的要求,为了消饵私有制与它的不兼容和垄断经济对资本竞争和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资本主义经济法必然产生。20世纪70年代末,以公有财产决策和利用的分散化、民主化、社会化和法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主义改革,决定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

(2)社会化导致现代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广泛而深入的介入

生产和经济的社会化、经济的关系日益复杂,社会上各种层次的主体之间,以及不同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行为的冲突日益加剧,在经济领域内必须有一定的经济调节和利益协调的中心,从社会利益出发实行必要的经济管理和监督。20世纪以来,各类国家都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内,日益加强干预和参与经济生活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发挥国家在管理、组织、监督经济力一面的职能。国家的这些职能活动多是通过法的手段实现的,现代经济法因此而产生。

(3)“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协同并用

只有当市场调节之手和国家调节之手协同并用时,现代经济法才可能产生。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后建立的通过行政体制、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活动的模式,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是依靠强有力的国家调节之手去组织和干预经济,另一只市场调节之手则处于自发并遭到人为限制的状态。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市场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努力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大力培育并有效运用另一只无形的市场调节之手,发挥其基础性调节作用。

(4)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这对矛盾既存在于经济基础之内,也表现于上层建筑之中。国家调节之手和纵向经济关系往往体现着经济集中,市场调节之手和横向经济关系则意味着社会个体的经济民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法,都是在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中产生的。

(5)法和法学自身发展的逻辑

法和法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但其产生以后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社会经济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使法和法学的发展进入了我们当前所处的专业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整合阶段。在这一阶段,高度的社会化建立在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之上,科学、文明和人性得以弘扬,法调整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为历史上任何时代所不可比拟。实践因此呼唤着按新的标准对法重新分门别类,以适应法和法学发展的新形势。经济法恰是社会法和当代法发展大趋势中的一个熠熠闪光的明星。

(6)一定的经济法学说之形成

一定的学说及其在相当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是一个法律部门形成的必要条件。经济法部门的形成,自然也有赖于某种主流经济法学说暨经济法学在一国的确立,尤其是统治者对它的认可和推广。譬如我国官方将经济法定为法学核心课程,设置经济法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点,立法机关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立法理由中关于经济法地位的阐述,最高权力机关将经济法列为我国七大法律部门之一,以及历史上捷克斯洛伐克制定经济法典等,都可以作为经济法产生的标志和主观因素之一。

9. 简述我国企业的法定分类。

【答案】(1)国有企业,是由国家出资兴办的,其全部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的企业。

(2)股份制企业,企业的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构成的企业。

(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者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4)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或者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5)合作及集体所有制企业:

a. 合作社企业,是指按照合作社组织方式依法设立并运行的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