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教育学院807教育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投资的使用结构

【答案】教育投资的使用结构亦称“教育投资使用比例”,即一国、一地区或一学校一定时期教育总投资中,教育事业费与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之间,教育事业费中公用经费与人员经费之间,以及教育经费中工资、附加工资、福利费、人民助学金、业务费、设备费、公务费、修缮费、科研费等在总经费中的使用比例。它影响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影响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主要取决于:①一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公用经费的比重越高,反之则越低。②教育投资存量大小。教育基建投资存量大,已有教育固定资产多,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公用经费比重则相对较小。③教育的级别(高等、中等、初等)与专业。一般而言,教育级别越高,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及公用经费比重越大。同一教育级别不同专业、系、科的教育,教育投资使用结构不尽相同。④教师与学生、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的比例,以及教师的工资水平等。

2. 教育结构

【答案】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教育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主要包括如下结构:教育人力结构,教育投资结构,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类别结构,教育形式结构,教育布局结构,教育体制结构等。

3. 教育需求

【答案】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制约教育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教育供给”相对。按照教育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

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4. 师资结构

【答案】师资结构是指整个教师队伍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地区分布以及教师与学生比例等。师资结构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应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和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失衡的现象,不利于教育的正常发展。

5. 教育产权

【答案】教育产权是教育范畴内的经济学概念,是指拥有举办教育机构财产的权利,即人们围绕着教育财产所结成的权利关系。从实际意义分析,教育产权主要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财产权,简称学校产权或教育组织和机构的财产权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则包括学校和教育机构财产的使用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教育产权的特征:①教育产权具有产业性和公益性特性。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若进入教育市场,表现出来的是产业性;学校若组成一个非营利性法人组织结构,不加入市场进行交易活动,则表现为共有或公有产权特性。②教育产权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教育产权具有一定的法权形式,可得到法律和契约的保护。教育产权主体若属于私人产权,则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教育产权主体若为国家或集体公有产权,则具有排斥其他人员侵占或分割的排他特性。

6.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答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指国民收入分配按其最终使用性质划分的积累资金与消费资金的比重及其内部构成,还包括按社会各阶层及社会集团划分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即它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7. 人力资本

【答案】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的沃尔什提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不随产品的出卖而转移,其形成和效能的发挥与人的生命周期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的年龄及其变化对人力资本具有决定性影响。此外,人力资本还受到人的体力、精力、和生命年限等自然条件以及承载者个人爱好的约束,是一种含义广泛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主要包括:①用于教育的支出;②用于卫生保健的支出;③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④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支出,教育支出形成教育资本。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8. 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做出数量上的对比。通俗地说,是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的国民收益,加以比较以后,

以所得的国民收入去抵偿教育投资后还有余额,这个多余的数量就是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二、简答题

9. 阐明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系统组合。

【答案】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教育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

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具体地说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构成、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经济结构同样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

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同时,教育结构也给予经济结构以巨大的影响,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完善与发展。

10.说明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

【答案】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教育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得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教育供求肯定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受国家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调控,使教育供求关系服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教育供求关系还直接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

制约。教育供求也直接受社会人口状况的制约,包括人口规模、増长速度以及受教育人口组合等。

(2)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得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新的矛盾及调节机制

市场经济的发展派生出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而劳动力供需矛盾必然派生出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规律也应服从市场价格变化的规律。

(3)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矛盾

①教育需求无限嘭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教育需求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人口绝对数的增加,二是公民个人要求接受教育的范围和程度在扩大与提高。

②教育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一则表现为社会教育需求与个体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为推进文明进步,提高全民族素质,会加大社会化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需求力度,而个人为了取得好的职业、就业岗位会提出尽早进行职业化、专业化教育的需求。二则这种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教育供给与教育结构需求之问的矛盾。

我们认为主要应该改善教育供给匮缺的状态,加大教育供给力度,逐步使教育供给满足或适应教育需求;积极引导教育需求,使教育需求符合教育供给;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领域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调节双重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