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大学0204财政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答案】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1)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只要存在政府和财政,这种功能就不会消失。财政职能要说明的是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而不在于罗列或说明财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财政职能是对财政工作的理论抽象和概括,反过来又对财政工作起理论指导作用。概括财政职能的意义,就在于使广大财政工作者从繁杂的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开阔视野,从本职工作出发,总揽全局,摆正财政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财政工作应有的作用。
(2)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经济体制转轨中的基本问题,所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同样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基本立足点。需要明确以下三点:
①从总的方面说,政府与市场的某些经济职能是相同的,如配置资源和收入分配是两者共同的基本职能,只是由于两者的运行机制不同,在实现同一职能中的适用领域、作用方式、经济效应方面就有所不同。
②市场失灵才存在政府介入或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样政府也存在失效和缺陷,财政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可能产生正效应,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即不仅无助于弥补市场失灵,甚至会干扰市场的正常秩序,给国民经济带来效率损失。
③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各自的最适领域和最佳结合方式,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结合。
(3)经济学在研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决定及分配时采取部门法,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政府、企业、家庭和对外四个部门,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研究政府、企
业、家庭和对外之间的关系。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
财政涉及微观的个量,也涉及宏观的总量,财政学是采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政府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这里既含有作为经济活动的量的关系,也含有由量的关系所体现的利益关系。
2. 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答案】“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在这
期间,财政工作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行稳健财政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的适度增长,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方面,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方针,有保有压,保障公共支出,压缩一般开支,向“三农”、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其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结构,优先支持新农村建设、科教文卫、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
②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秩序,推行国家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改革。
③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发挥关税政策作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健康发展。
(2)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主要是进一步贯彻“少取、多予、放活”政策,继续保持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支出向农村倾斜政策,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三补贴”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支持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3)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主要是继续落实新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应提高部分困难群体的待遇,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全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能力。
(4)促进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税收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企业财务和分配制度,制定并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5)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要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扶贫开发投入,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各项财税措施。
(6)着力支持经济体制改革。
安排资金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金融体制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税收制度。
3.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答案】(1)基础设施的内涵
基础设施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2)基础设施的属性
①公共物品。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特征。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具有公用性、非独占险和不可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
②需要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它们的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后形成生产能力和同收投资的时间往往需要许多年,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型基础设施很难由个别企业的独立投资来完成,尤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很难有效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
4. 什么叫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依据客观经济规律,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2)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具有决定意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收入公平分配。
(3)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所选择的用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手段。一定的财政政策工具构成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它必须是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可以影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而且能够为政府直接控制。财政政策工具一般可分为三大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国家预算。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国债。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付。
对于财政政策目标来说,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各种政策工具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冲突,从而抵消财政政策的效果。
5. 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答案】(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做一种重要的调节经济手段,之所以有这种作用,是因为它可以改变相对价格结构,而首先是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人们的需求客观上有一个结构,决定这个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 另一个是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一般来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需求越小。既然价格的高低可以影响需求结构,那么,能够影响价格水平的财政补贴便具有影响需求结构的作用。
(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产品的价格,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
(3)财政补贴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证。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由私人部门去承担更有效率,然而任何一项有突破性的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都会对许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