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战略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技术授权

【答案】技术授权是指技术许可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向技术受许可企业提供所必需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以及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受许可企业应向技术许可企业支付使用费,并承担保守秘密等项义务。相对来说,技术许可方一般不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或参与管理,主要是帮助技术受许可方掌握技术,协助组织初始生产,帮助选购合适的设备、原材料,协助指导安装调试、工艺流程设计等。技术授权是授权企业无法在国外严格地控制受许可方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地区效益。其次,企业在授权上有丢失技术诀窍的风险。技术授权的类型包括: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分许可:交叉许可等。

2. 多国本十化战略

【答案】多国本土化战略是指企业将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提供更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将自己国家所开发出的产品和技能转移到国外市场,而且在重要的国家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这种战略的成本结构较高,无法获得经验曲线效益和区位效益。该战略适用于当地市场强烈要求根据当地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且不考虑成本的问题的情况。但是,不适于成本压力大的行业。实施此战略应注意防止过于本土化,因为过十本土化会使每一个国家的子公司都过十独立,总公司最终会无法有效指挥子公司,无法将自己的业务向子公司转移。

3. 进入战略

【答案】进入战略,是指企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所采取的战略。主要的进入战略类型有: ①内部创业,指企业通过内部的研究开发,创造出小同于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一个新的市场或行业。

②合资,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投资者共同投资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企业通过合资经营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

③整合,指企业在同一行业生产链上不同阶段上的不同方向的一体化活动,或者不同行业同一阶段上一体化活动。

4. 整体并购

【答案】整体并购是指企业以资产为基础,确定并购价格,受让目标公司的全部产权的并购行为。

(1)整体并购的特点:

①企业以资产来确定井购价格,而不是以股权来确定;

②井购行为结束后,企业拥有目标公司的全部产权;

③在并购后,企业一般会将目标公司改组为自己的分公司,分厂或全资子公司; 在有可能吸收投资的情况下,企业还会将目标公司冉改组为控股子公司。

(2)整体并购的优点:目标公司成为企业的分公司,分厂或全资子公司。为此,企业可以在不受任何股东干预的情况下,对目标公司进行改造。

(3)整体并购的缺点:在并购过程中以及并购后要投人大量的运营资金,不宜发挥低成本并购的资金效率。

(4)整体并购的适用条件:

①目标公司的规模较低,同时并购价格也较低;

②企业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是为犷获得目标公司的土地,或大规模地改造目标公司;

③企业计划在适当的时机利用目标公司来吸引外来资金,将目标公司从分公司或全资公司改组为控股子公司;

④目标公司要求企业偿还负债的付款方式比较宽松。

5. 部门化

【答案】部门化是指对工作专门化细分之后,按照类别进行分组,以便员工可以相互协调、共同的工作的方法。部门划分的目的是:确定组织中各项任务的分配、以及责任的归属,以求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有达到组织的目标。具体的分类可以根据活动的职能分类,产品的类型分类、地域分类、顾客群分类等。部门划分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分工与协作原则。部门化的具体原则有:力求维持最少部门; 确保目标的实现; 各部门任务的分配应平衡,避免忙闲不均; 检查职务和业务部门分设,即检查人不应隶属于受检查的业务部门。

6. 直接出口

【答案】直接出口是指企业把产品直接卖给国外的客户或最终用户,而不是通过国内的中间机构转卖给国外顾客。直接出口要求企业有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有专人负责出口营销的管理工作。直接出口投资较大、风险较大,但潜在的报酬也较高。直接出口的形式有:企业驻外办事处; 建立国外销售子公司; 直接卖给最终用户; 国内出口部; 企业从事直接出口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对调整经营战略、占领国际市场、树立企业的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直接出口要求企业投入的资源多,对企业内部专业人才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比间接出口高得多,因此,直接出口的风险较人。

7. 要素察赋

【答案】要素享赋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所处的地位,包含基础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以及高级要素(通信设备、掌握熟练地高技术的劳动力、科研设施和技术诀窍等)。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都能为一个国家提供竞争优势。要素享赋是波特提出的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四大要素之一。

8. 竞争力检验

【答案】竞争力检验是指企业要评估自己的各个经营单位的竞争力,了解他们在各自所处的行业中的状态,以便了解他们在行业中的定位是否正确,是否己经或能够成为一名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者。竞争力检验需要检验一下几个方面:相对市场份额、成本的竟争能力、质量和服务上的能力、讨价还价能力、技术和革新能力、经营业务与行业成功关键因素的匹配能力、品牌与信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获利能力等。检验竞争力要对每个竞争力衡量标准设置一个权数,表明其相对重要性。权数的总和必须为1.0。可以用1到5或1到10的标准,对每个经营业务进行评估。评估值高表示竞争力强,评估值低表示竞争力弱。每项指标再与所设定权数相乘,得到加权的竞争力评估值。

二、思考题

9. 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条件是什么?

【答案】相关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中在相关业务中寻找“战略匹配关系”的计划与方案。相关多元化会给企业带来战略匹配利益。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常选择不相关多元化战略,进入现有业务不相关的行业。

(1)相关多元化的实施条件

①运作匹配。企业不同的业务之间在原材料、研究开发活动、生产过程、成品装配等活动方面可以进行合并或者可以转移技术时,就存在运作匹配关系。

②技术匹配。企业不同的业务之间存在着可以分享共同的技术,或者可以将技术秘诀相互转移时,彼此间就存在着技术匹配。

③市场匹配。企业不同业务的价值链活动高度交叠,它们的产品具有相同的顾客群,可以通过共同的中间商和零售商进行销售时,这些业务间就存在与市场相关的战略匹配。

④管理匹配。企业不同业务在行政管理或运营管理上具有可比性,可以将在一种业务经营中的管理方法转移到另一业务经营中去的时候,彼此间就存在着管理匹配关系。

(2)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条件

不相关多元化进入领域选择的标准是具有有利的财务条件和令人满意的利润前景的公司,同时这些公司又都是可以并购的。具体选择的标准(实施条件)具体如下:

①新业务可以达到公司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的目标。

②新业务需要注入资金,以更新固定资产和提供流动资金。

③新业务小会出现业务兼并上的困难,或者违反政府有关产品安全或环境的规定。

④新业务处在有着重大增长潜力的行业里。

⑤这一行业对经济萧条、通货膨胀、高利率或政府政策的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

10.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再造?

【答案】企业文化的再造,是指企业审时度势,根据一定的设计原理,设计出符合企业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基本文化。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具体如下:(1)内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