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大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验之普通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2.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3. 静息电位
【答案】静息电位指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当细胞不活动时,细胞膜处在极化状态,以膜外电压为0,则膜内电压为约-5070mV 时的电位。这时细胞膜外呈正电性,而膜内呈负电性,且用微电极可测出细胞内外有-70mV 的电位差。当神经元受到电或者化学刺激时,神经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就会改变,引起膜电位变化,进而引起神经冲动。
4. 陈霖的拓扑实验
【答案】陈霖的拓扑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的图形,其中圆和正方形、三角形在形状上看去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没有“洞”,因而是拓扑等价的; 圆和环由于一个有洞,一个没有洞,因而具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两个图形中的注视点,并报告注视点两侧的图形是否一样。结果显示,被试对拓扑性质不同的图形,有较高的正确报告率,说明对拓扑性质的差异更敏感。陈霖的拓扑实验表明,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人能够抗拒干扰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而有时候还能同时做几件事情。人与人的注意差异有哪些?
【答案】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同时人与人在注意能力方而又有许多差异,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品质,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又叫做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的广度因素主要有:①对象的特点; ②知觉者的知识经验; ③知觉者的活动任务。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可以用一定时间内工作效率的变化来表示。注意的起伏现象使在相对稳定的注意中也是存在的。稳定性的相反特征是分散和分心。
注意的稳定性也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刺激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确定性、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对活动结果的了解、个体本身的身体状态与情绪态度等。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分配是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对注意进行分配是有条件的。它要求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起码在几种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是不熟悉的。此外,注意分配与刺激的性质也有关。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转移的质量与速度依赖于前后活动的性质和人对前后活动的态度。如果人们觉得后面的活动有趣,便很容易转移,反之则困难。
根据以上那个解释可知,题目中“人能够抗拒干扰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可以由注意的稳定性来解释; “有时候还能同时做几件事情”可以由注意的分配来解释。
6. 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重感冒患者往往会感到食而无味。
【答案】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觉器宫的感受性造成影响,仗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一般而言,在适当的条件下,不同感觉之间多少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是:对此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2)味道不完全取决于味觉,也受嗅觉的影响。味觉和嗅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味觉受到食物气味的影响,当感冒时,人们不能感觉到食物的气味,就会食而无味。
7. 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句子的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句子的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句子的类型
人们日常听到、见到的句子类型,主要有肯定句、否定句、被动句、被动古定句等几种类型。研究发现,句子的类型影响着句子的理解。例如,对否定句的理解一般难于对肯定句的理解。
(2)词序
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学的变化,因此词序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不同语言中,词序是不完全一样的。汉语的基本词序为主一谓一宾即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其顺序为“施动者”一“行动”一“对象”。这种比较固定的词序提供了句子理解的线索。
(3)语境
在语言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一些研究发现,只要有语境存在,人们就意识不到句子的歧义性。人们对歧义句的反应速度与对非歧义句的反应速度是一样的。语境的重要作用是提供一般性的知识背景。人们根据这些背景知识就能组织当前的信息,对信息作出解释,并产生期待和预测。
(4)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决定着人们怎样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 因此它对句子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8. 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答案】(1)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象等。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创造性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
③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养训练的思维方式,是问题解决中灵活运用策略的思维方式。
9. 在一项典型的儿童前瞻性记忆实验中,先向儿童介绍一个叫嘟嘟的罐鼠玩偶,并告诉儿章,程鼠嘟嘟有很多图片,但它在自天看不到东西,请帮它把这些图片的名字读出来,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羊、猪等),如果发现了动物的图片,就把它们藏起来,请根据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什么? 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2)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前瞻记忆实验?
【答案】(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让儿童将动物图片藏起来。衡量指标是选择图片的准确率。
(2)此实验属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