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系统性风险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的非系统性风险,是指风险来源为非全局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基金管理者的操作进行防范、化解的具体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项目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管理风险。
2. 军人退役安置(military veteran aftercare)
【答案】军人退役安置是指国家和社会向退出现役的军人提供的经济和服务保障。经济保障包括发给退役者安置费、各种临时性生活津贴和生产性贷款; 服务性保障包括就业安置、就学安置、落户安置、职业培训、技术培训等。军人退役安置制度是国家因应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单独为军人提供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保障军人退出现役后的生活安全。我国军人退役安置体系主要包括退役士兵安置、退役军官安置及军人转业培训等内容。
3. 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
【答案】中国政府于2000年9月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各基金。它肩负着化解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中出现的历史债务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高峰的重要职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持良胜运行的重要保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政府直接筹集、管理。它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是在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时,充当着补充、调剂基金的作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单位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4. 社会保险制度
【答案】社会保险制度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5. 社会保险
【答案】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强调受保障者权力和义务的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与雇用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着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
6.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瑞典、英国为代表,是指按照“普遍性”原则,实行”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及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按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社会保障支出由国家税收解决。这一制度以政府负责、全民高福利为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伤害了效率,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大背景下,英国率先进行了减轻国家负担的改革。
7. 再就业工程
【答案】再就业工程是指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扶安置就业相结合,重点帮助失业6个月以上的职工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富余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针对企业下岗和失业人员大量增加的状况,政府从1995年推出了再就业工程。具体做法是:利用各种服务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信息,在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 组织职业指导,开展转业训练,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能力; 通过给予优惠政策等。
8. 《恤荫恩赏章程》
【答案】清朝宣统二年八月,当时的清陆军部向宣统皇帝奏奉了厘定的《恤荫恩赏章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军人保障条例,该条例共分8章48条,对军人死亡、伤残抚恤及通过恩赏世职等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由国家议恤的范围分为阵亡、伤亡、因公殉命、积劳病故、临战受伤等五类,分别情况可享有世职荫袭、恩恤金、恩抚金等待遇和荣誉。
二、简答题
9.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几大板块之间的关系。
【答案】(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
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大板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是对这三项的改革,即所称的“三医并改”。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给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为了实现总体目标,必须进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分担机制。同时,必须进行医疗机构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降低成本,给患者提供及时、方便、放心、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也必须进行改革,要加大药品管理监督力度,严格规范购销行为,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
概括来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分担机制,医疗机构和一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这三项改革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同步进行,才能有效地实现改革目标。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三大板块之间的关系
三改并举,医保改革是关键。医保改革,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保改革要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取决于两个重要环节,即医疗机构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以及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医药产品。
三医联动政策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医疗、医药和医保部门之间“结构”的治理,权力、责任和利益在医疗、医药、医保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分配和相互间的钩嵌关系将最终决定结构治理的效果。
10.为什么强调失业保险要发挥促进就业的功能? 如何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功能?
【答案】(1)强调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可以从失业保险的目标来解释
失业保险的目标可以从大的社会经济层面和失业者个人层面来看。
①从失业者层面来看,失业保险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他们提供物质帮助,使他们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得以维持,从而为他们再就业提供了缓冲期,使他们有时间寻找新的工作,同时还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通过帮助失业者提高技能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②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失业保险的目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促使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因此,从失业保险的目标可以看出,失业保险是通过对失业者的生活得保障太促使其再一次就业。因此失业保险必须要发挥促进就业的功能。
(2)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①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即失业保险机构通过向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保障了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这可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有时间和条件寻找新的工作。
②增加失业保险金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抑制失业和开发就业岗位等方面的支出。直接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功能。
11.社会保险有哪些特征?
【答案】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强调受保障者权力和义务的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与雇用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着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考察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发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和义务结合型
尽管政府与雇主均承担着供款责任,但劳动者要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仍须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因此,权力和义务相结合成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特征。
(2)预防性
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时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险面向劳动者,它保障的不是劳动者己经发生的生存危机,而是其可能发生的收入损失或剧降风险,解决的时劳动者未来的或可能遭遇的生活风险。
(3)补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