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汉语音义关系例证

关键词:汉语,音义关系,例证

  摘要


摘? 要
汉语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音同义通”是汉语一大特点。除了“音同义通”外,汉语还有“音同义不通”,“音不同义通”等特点。深入了解汉语音义关系多样性的特点,对于全面认识汉语的特点以及在促进汉语研究和在训诂实践中正确使用“因声求义”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举例论证的方法来深入分析并揭示汉语音义之间的关系。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对“甬”声字、“同”声字、“龙”声字、“夆”声字、“共”声字、“曷”声字、“孛” 声字等七种同声符字和与之读音相同的字进行了考证。我们发现同一种读音可以承载一种语义。例如:一 “甬”声字和与之读音相同字表示“空义”或“中空义”;二 “同”声字和与之读音相同字表示“轻佻”义。同一种读音可以承载一种语义,亦可承载多种语义,例如:三 “龙”声字和与之读音相同字有“朦胧”义、或有“高大”义;四 “夆”声字和与之读音相同字有或有“高顶”义、或有“缝合”义、或有“繁多、纷乱”义;五 “共”声字和与之读音相同字或有“恭敬”义、或有“大”义;六 “曷”声字所具有的或有“休止”义、或有“迅速”义、或有“高举”义、或有“遮掩、遮盖”义、或有“短小”义、或有“坏、败坏”义;七 “孛” 声字和与之读音相同字或有“兴起”义,或有“猝然”义,或有“违背”义,或有“乱”义,或有“昏惑”义。第二章通过举例第一章中的“曷”声字所具有的 “休止”义、“迅速”义、“高举”义、“遮掩、遮盖”义、“短小”义、“坏、败坏”义。“孛”声字所具有的“兴起”义,“猝然”义,“上升”义,“违背”义,“乱”义,“昏惑”义。证明并非凡音同必义通,音同义不通亦广泛存在于汉语之中。第三章以具有“小”义字读音不同的字“鱽、眇、沼、铃、疵、窕、涓、稚、褊、慧、萤”等 11个字;和具有“圆”义读音不同的字“盂、瓯、泡、脘、鼙、圜”等6个字;证明汉语中亦广泛存在“音不同义通”的现象,不同的声符,不同的读音可能具有相同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