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0 2017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17 2017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26 2017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34

一、简答题

1. 幼儿言语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言语发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増加。

①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3〜4岁词汇量的年増长率最尚。

②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a. 幼儿词汇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

b. 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在増加。

③词类范围的扩大

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词类范围的日益扩大,幼儿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幼儿掌握得较晚,数量也较小,没有明显增加。

④积极词汇的增长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指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常有或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的现象。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准确和加深,幼儿运用词的积极性也逐渐高涨。

(2)言语发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①言语发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的意义。语言一旦发展可促进认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而言,言语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幼儿的言语发展能够加深和巩固其初步形成的概念;指导并参与认知加工过程;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②言语发展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幼儿的言语发展能够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道德的发展。幼儿期儿童的言语能力不断发展,使儿童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表达或解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接受成人的教育并有效地影响他人,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2. 依据自我的形成及恋爱、婚姻和事业的发展规律,谈如何处理好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

【答案】(1)自我的形成

自我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尊等概念。由于自我概念偏重在对自己的认识这个范畴之内,因此也可称之为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婴儿时期,主要涉及自我知觉、自我认知方面的发展。幼儿时期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发展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増长而增长,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到了青少年中晚期,个体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到了成年早期自我基本形成,伴随而来的是恋爱结婚,以及初涉社会的事业等等。

(2)恋爱、婚姻和事业

①恋爱。爱情是指男女间一方对另一方所产生的爱慕恋念的感情。有学者指出,爱情有三种层次和三个主要特征。三种层次为:以性爱为主,以情爱为主,性爱和情爱的和谐统一。层次越高的爱情越牢固,越具有生命力。三个特征为:排他与守一的统一,冲动与韧性的统一,自私与无私的统一。一般而言,个体在童年期没有爱情,到青少年期才情窦初开,人类爱情的鼎盛期在成年早期。

②婚姻。经过恋爱之后最终要过渡到结婚,婚后将面临着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理想的家庭,理想的家庭包括:家庭成员一定要生活在一起,还要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结,维持心灵的沟通;夫妻在力量、动态等各个方面保持均衡;保持每位家庭成员相对的独立性,亲子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相对自由和空间;每个人都要拥有“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父惩原理”与“母爱原理”的协调;夫妻要有相同的志向。

③事业。成年早期是从开始选择自己的职业到努力工作,成就自己事业的过程。事业作为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事业与家庭关系的处理

①树立正确观念,合理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有所取舍,建立合理的生活目标。

②做好家庭的园丁,营造温馨的港湾。要注重夫妻之间的沟通,要了解两性的性别差异,善于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努力去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③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妥善解决矛盾。两者矛盾解决取决于夫妻双方相互体谅,一切都需要双方协调解决,而不能只顾及自己感受,不去考虑对方需要,要争取“两害之中,取其轻,两利之中,取其重”。

④自强自立,保持真我本色,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⑤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要在激烈地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追求人生的出色与成功,必须有计划地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总而言之,只有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才能让生活幸福和谐。

3. 简述有关语言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理论。

【答案】关于言语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代表性理论假说主要有四种,这些理论的争论焦点主要在于: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等。

(1)强化说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还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即言语活动出现后马上给以强化。“强化说”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

(2)转换生成说

这是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这种理论认为:①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②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 )”实现的;③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

,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音)

(3)模仿说

这是由奥尔波特率先提出的关于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他认为,婴儿言语是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婴儿的言语能力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而获得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学说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创造和选择的。

(4)认知说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在这种交互作用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和协调才产生了逻辑,由此才导致了语言的产生。

4. 简述测量误差的含义、类别及控制测量误差的方法。

【答案】(1)测量误差指与测量目标无关的变量所引起的不准确和不一致的效应。

(2)测量误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使得多次的测量结果不一致,这种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称为随机误差。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恒定的有规律的误差,它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3)控制测量误差的方法有:

要想控制误差,就必须使测验标准化,即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及对分数的解释都必须标准化,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导致误差的因素,以减少误差,使测验分数更可信、更有效。

①提高编制测验的科学性。标准化的首要前提,是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测验内容不同,所测得的结果就无法进行比较。其次,要想使测验标准化,在测验的编制方面,不仅要注意所搜集的材料的丰富性和普遍性,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测验项目的取样应当对欲测心理品质具有代表性;测验项目的取材范围要同编题计划所列项目相一致;测验项目的难度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编写测验项目的用语要力求精练简短,浅显明了;初编题目的数量要多于最终所需要的数量,以便筛选或编制复本;测验项目的说明必须简明。

②施测过程的标准化。所有受测者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测试。这包括:相同的测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