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物流管理(商学院)之物流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物流研究方法

【答案】研究物流的方法论,包括如何发现物流问题、如何实施物流问题现场调查、如何分析物流问题和如何撰写物流调研报告。

2. 物流历史

【答案】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在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物流发展及物流学科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物流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2)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3. 物流成本

【答案】在我国2006年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中,将物流成本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

二、简答题

4. 试分析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区物流政策的特点。

【答案】(1)泛珠三角经济圈物流政策特点

①福建省物流政策

2002年,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该意见中包含了相应的物流发展内容,即今后一个时期,福建将集中力量建设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区域性现代化物流中心,同时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②广州市物流政策

2002年,广州市制定了《广州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提出要用从2002—2015年的10多年时间将广州初步建成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并对建设和发展广州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运输平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物流企业等进行了布局和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的实施政策和措施。

③深圳市物流政策

《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深圳市分三步走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方针。

a. 近期(“十五”期间)打好基础。建立行业发展政策环境,构建运输基础设施平台,初步建立完整的现代物流企业协作群体,跨国企业集团在深圳市设立的仓储中心、组装中心和物流基地显

著增加,到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

b. 中期(2006—2010年)快速发展。以支持电子商务、高技术产业的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2010年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超过30%, 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下降到13%以下。

c. 远期(2011—2015年)成熟完善。形成依托香港,面向国际,重点辐射珠江三角洲,延伸三条辐射轴线(沿海至长三角区域、沿京九铁路至中部地区、沿新的西南出海信道至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的物流经营网络,形成中国内地最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物流政策

香港是贸易自由港,经济自由化程度较高,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搭台”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香港各种物流行业及民间组织在物流管理方面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如香港物流服务发展委员会,在确保所有货物进出本港港口及机场时畅通顺利,方便快捷,以达最佳经济效益,为加强香港物流服务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长三角洲经济圈物流政策特点

①江苏省物流政策

2001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提出要在江苏省建设南京、徐州、连云港、苏州、无锡四大物流枢纽,并在2005年前基本建成三大物流发展区域的14个物流园区;要充分发挥江苏省在交通、流通、信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构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使江苏省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大省。

②浙江省物流政策

2002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提出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为: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快完善现代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总体系,努力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系统,构筑减轻环境负荷的绿色物流服务系统,构筑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高效便捷物流服务系统。

③上海市物流政策

2001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提出要在“十五”期间,以航空航运、商贸流通为依托,充分发挥海、陆、空运输和口岸等综合优势,大力构筑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邮电通信及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培育上海现代物流业市场主体,加快现代物流基地规划与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t 推进物流和商流的网络化,基本形成包括交通运输、配送服务、加工代理、仓储管理、信息网络、营销策略等所组成的物流大循环系统,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现代化物流中心。

④南京市物流政策

南京市现代物流产业功能定位为:将南京建设成为长江流域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其内涵为长三角经济圈北翼物流结点、长江流域的区域物流转运中心和南京经济圈物流配送中心城市,并通

过筑巢引凤、拓展腹地、增强物流吸引能力,实现与上海市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上的“错位发展、无缝衔接”。该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为构建和完善南京市现代物流综合运输网络,规划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现代物流园区,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物流服务圈、物流服务信道网络和市域配送体系,以及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培育和壮大主导物流企业,积极发展行业性和专业性物流,建立高效的国际物流通关体系,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3)北中国经济圈物流政策特点

①北京市物流政策

2002年,北京市完成了《北京城市物流系统规划》。该规划提出的北京城市物流发展战略为:以城市交通三大体系及其枢纽为依托,以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以相关的法规政策为保障,建立高效、快捷、经济、环保的城市物流系统,服务于北京。辐射华北、与国际物流相衔接,为北京率先在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基础保证。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争取北京城市物流在2010年基本实现以下目标:a. 初步建成10个左右综合货运枢纽,成为大型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和物流配送区的配套设施;b. 城市物流社会化程度(实际适站量与理想适站量的比值)达到35%; c. 市区物流配送社会化程度(实际配送量与实际货运量的比值)达到20%; 四是全市物流成本降低10个百分点;d. 物流园区之间初步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②天津市物流政策

2001年,天津市完成了《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从国际物流发展、国内物流发展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方案。

关于国际物流,《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提出要依托天津港、天津机场、天津保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相应的物流园区,充分利用园区的功能条件、发展基础和既有政策环境,主要发展面向本市国际性企业的国际物流服务,以及面向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外贸物流服务。

③沈阳市物流政策

2002年,沈阳市完成了《沈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的沈阳市现代物流的发展目标是:以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为重点,实现对物流资源的整合、改造和提升,以大力发展城域和东北区域的配送物流和中转物流为主,发展1小时城域、4小时辽宁中部地区、8小时省域、12小时东北区域以及48小时中国和东北亚区域物流服务,基本实现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框架和中国乃至东北亚经济圈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

5. 何为第三方物流? 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①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至于第三方物流是从事的哪一个阶段的物流、物流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水平,这与货主的要求有密切关系。

②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概念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活动。其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