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答案】舅:丈夫的父亲。
2. 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
【答案】揭:高举。
3.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怀:思念。
4. 居有倾倚柱彈其劍歌曰長俠歸来乎食無魚
【答案】来: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5.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答案】以为……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 晉不可放,寇不可翫。 .
【答案】翫: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
7. 危邦不入。(《论语·泰伯》)
【答案】危:发生暴乱。
8. 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答案】苟:假如,假设连词。
9.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答案】饁:,送饭。
10.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
【答案】焉:指示代词兼介词,可以译为“在那里”
二、翻译
11.古文翻译。
汉贾逵五岁,神明过人。其姊韩瑶之妇,瑶无嗣,而妇亦以贞明见称。闻邻里诸生读书,日
抱逵隔篱而听,贾逵静听无言,姊以为喜。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穷困,不曾有学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邪? ”逵曰:忆姊昔抱逵往下,听邻家读书,今万不失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史遍通。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受经文。赠献者积廩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谓舌耕。
【答案】汉朝的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韩瑶没有儿子。逵的姐姐以贞节贤明出名。她听到邻居家的孩子们读书,便每天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听。贾逵静静地听别人读书,一句话也不说,姐姐很高兴。贾逵十六岁的时候,就会背诵诗书礼易春秋“六经”。姐姐对他说:“我们家很贫穷。从来没有过学者上门,你是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等书籍,并且背诵得一句不差的? ”贾逵说:“当初姐姐抱我在篱笆下听邻居家孩子读书,我便记住了,所以如今全都能一句不差的背诵下来。”贾逵剥下院子里桑树的皮当作纸张,或者将字写在门扇或墙壁上,一年以后便把各种经典著作和历史书籍全都读了一遍。这时各地的学生不远万里来向他拜师学习,还有的人背着子孙来送给他教育。他认真地教这些学生读书,学生及家长所赠送的钱物和粮食装满了仓库。人们说:“贾逵不是用力气耕田种地来取得收获,而是用嘴讲授经史,一辈子用舌头耕种。”
12.为下面的文言段落加标点并翻译成白话文。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乱也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犯禁者誅而群俠以私劍養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誅上之所養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無所定雖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則害功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間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仲尼以為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答案】(1)标点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禮之,此所以乱也。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犯禁者誅,而群俠以私劍養。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誅,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無无所定。雖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義者非所譽,譽之則害功;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问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仲尼以為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2)译文
儒家利用文献经典扰乱法纪,游侠使用武力违犯禁令,而君主却都要加以礼待,这就是国家混乱的根源。犯法的本该判罪,而那些儒生却靠着文章学说得到任用;犯禁的本该处罚,而那些
游侠却靠着充当刺客得到豢养。所以,法令反对的,成了君主重用的;官吏处罚的,成了权贵豢养的。法令反对和君主重用,官吏处罚和权贵豢养,四者互相矛盾,而没有确立一定标准,即使有十个黄帝,也不能治好天下。所以对于宣扬仁义的人不应当加以称赞,如果称赞了,就会妨害功业;对于从事文章学术的人不应当加以任用,如果任用了,就会破坏法治。楚国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到令尹那儿告发,令尹说:“杀掉他。”认为他对君主虽算正直而对父亲却属不孝。结果判了他死罪。由此看来,君主的忠臣倒成了父亲的逆子。鲁国有个人跟随国君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官。由此看来。父亲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所以令尹杀了正直的人,楚国坏人的犯罪行为就没有人再向上告发了;孔子奖赏逃兵. 鲁国人作战就要轻易地投降逃跑。君臣之间的利害得失是如此不同,而君主却既赞成谋求私利的行为。又想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肯定没指望的。
13.把下面一段短文翻譯成现代漢語。
孟嘗君怪之,曰:“此谁也? ”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于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馮諼曰:“愿之。”于是約车治裝,載券契而行。辞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富值者,悉来合券。券偏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长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 來何疾也! ”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 ”馮諼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宫中積珍寶,狗焉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 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 ”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赐諸民,因燒其券,民稱离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悦,曰:“諾,先生休矣! ”
【答案】译文:
孟尝君很奇怪,说:“这是谁啊? ”侍从们说:“就是那个唱长鋏归来的人。”孟尝君笑着说:“客人果真有能耐,我从未接见过,真对不起他。”就请他来面见孟尝君。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 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为羞耻,还愿为我到薛地收债吗? ”冯谖说:“我愿意。”于是就准备行李,备好车马,将债券都装车运走。向孟尝君告辞说:“收完债,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吗? ”孟尝君说:“家里少什么就带点什么吧。”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都收完了吗? 怎么同得这么快? ”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 ”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 ”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