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634社会学原理与方法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同期群研究

【答案】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比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

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

2. 表面效度

【答案】表面效度又称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它是指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由于表面效度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之上,因而这种效度缺乏标准的、可重复的程序保证。比如,用问卷去侧量人们的消费观念,那么,首先要弄清“消费观念”的定义,然后看问卷中的问题是否都与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关。我们可以采取请若干专家直接进行评价的方法来检查问卷测量的表面效度。比如,请5~10位专家对问卷中用来测量“消费观念”的问题进行评价,如果专家一致认为这些问题明显是有关其他方面的,则这种测量就不具有表面效度; 如果专家认为这些问题的确涉及的都是有关消费观念方面的内容,而看不出它们是在测量与消费观念无关的其他内容时,则可以说这一测量具有表面效度。由于表面效度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之上,因而这种效度缺乏标准的、可重复的程序保证。

3. 效度

【答案】测量的效度又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属性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效度是指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当一项测量所测的正是它所希望测量的事物时,说明这一测量具有效度,或者说它是一项有效的测量; 反之,则称为无效的测量或者测量小具有效度。测量的效度具有表面效度、准则效度和构造效度三种不同的类型。

4. 实地观察

【答案】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实地研究者在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是这种类型的观察。实地观察通常是一种直接的、不借助其他工具或仪器的观察。

5. 区群谬误

【答案】区群谬误又称为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收集资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

二、思考与实践

6. 将实验研究方式的基本逻辑与调查研究方式的基本逻辑进行对比,并分析二者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

如果研究者根据某种理论命题得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或者根据经验事实和主观判断,推测现象X 是造成现象Y 的原因,即:。为了证明这一假设,首先观察Y 的变化情况。即先测量在没有受到X 的影响之前,Y 的情况如何; 然后,通过操纵某些条件,引入被看做自变量和原因的实验刺激,即引入X ; 接着再对引入X 以后Y 的情况进行测量,并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如果前后两次的情况发生变化,则可以初步认为X 是导致Y 变化的原因,

即有

。这是实验研究的最基本的分析逻辑(见图)。

(2)实验研究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社会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是探索和认识各种社会事物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原因。通常,社会研究者不会满足于对社会事物或现象进行一般的状况描述。当对社会现实中的某种事物或现象感兴趣,或者发现两种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就是发现两事物相关)时,往往会去探索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这方面,实验研究的方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由于实验研究的严谨要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因此实际社会研究中运用实验研究方式的并不多。尽管实验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实用性不强,但是实验研究的方式最重要的东西是它的内在逻辑。

(2)调查研究的基本逻辑

①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试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

式。它的主要特征有:

a. 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b. 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c. 研究所得到的是巨大的量化资料,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研究的结论。

②调查研究在社会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下:

调查研究是社会研究中一种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它以其特定的方式满足了社会研究者探讨各种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需要。同时,定量研究的诸多内容也十分集中地体现在调查研究的方式之中。

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有:

a. 调查研究的方式可以兼顾到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它既可以用来描述某一总体的概况、特征,以及进行总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比较; 同时,它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b. 调查研究具有比较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这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即描述和概括事物的精确度较高。

c. 调查研究可以迅速地、高效地提供有关某一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在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动的社会现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d. 调查研究所具有的定量特征和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使得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受到广大社会研究人员、政府决策部门人员、市场研究人员以及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7. 如果条件允许,多段抽样中应尽可能扩大哪一级样本的规模? 为什么?

【答案】如果条件允许,多段抽样中应尽可能扩大开头阶段的样本数,而适当减少最后阶段的样本数。

原因如下:

(1)多段抽样的方法适用于总体范围特别大、对象的层次特别多的社会研究。由于它不需要总体的全部名单,各阶段的抽样单位数一般较少,因而抽样比较容易进行。但由于每级抽样时都会产生误差,故这种抽样方法的误差较大,这是它的主要不足。

(2)扩大开头阶段的抽样规模,能够扩大样本的覆盖面,增加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进而在同等条件下减少多段抽样的误差。

8. 简述实地研究这种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答案】(1)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优点

①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实地研究者所寻求的是一种更具有情感性的和人文主义类型的资料,他们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那些不便于或者不可能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的社会现象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