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环境与测绘学院846环境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放大

【答案】生物放大是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噬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2. 离子交换吸附【答案】离子交换吸附是指由于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的过程。它属于物理化学吸附过程。

3. 光化学烟雾【答案】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照射,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4. 可吸入颗粒物【答案】可吸入颗粒物又称可吸入粒子,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固体、液体微粒或固体吸附液体、气体形成的颗粒物。可吸入粒子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尤其与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数量增加有关,现在已成为大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简答题

5. 简述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主要途径是汞的甲基化作用。汞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辅酶的作用如下:

(1)辅酶为甲基钴氨素,此辅酶把负甲基离子传递给汞离子形成甲基汞,本身变为水合钴氨素。

(2

)水合钴氨素由于其中的钴被辅酶

氨素。

(3)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正甲基离子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并从其一价钴上取得二个电子,以负甲基离子与之络合,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汞的甲基化能够顺利进行。还原,并失去水而转变为五个氮配位的一价钴

6. 土壤胶体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土壤胶体的性质如下:

(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比表面是单位质量物质的表面积。一定体积的物质被分割时,随着颗粒数的增多,比表面显著地增大。物质的比表面越大,表面能也越大。

(2)土壤胶体的电性

土壤胶体微粒具有双电层,微粒的内部称微粒核,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即决定电位离子层),同时电性吸引作用其外部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即合称为双电层。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为减少表面能,胶体具有互相吸引、凝聚的趋势。但在土壤溶液中,胶体常带负电荷,即具有负的电动电位,胶体微粒又因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电动电位越高,相互排斥力越强,胶体微粒呈现出的分散性也越强。

7. 电动力学修复的联用技术有哪些?

【答案】电动力学修复只是将土壤中的污染物从土壤迁移到电极溶液,要将污染物彻底去除,可与其他修复技术联用。如化学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化学沉淀等)、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方法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污染修复效率。电动力学修复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提高土壤微生物的降解活性;也可以将污染物质迁移至植物根部,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等。

(1)电动力学一离子交换的联用技术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并用,可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彻底去除。重金属在电场的作用下,进入电极室中,然后将富含重金属电极室溶液抽提到地面进入离子交换系统,发生离子交换后的溶液可再次通入地下循环利用。该技术的不足在于需要专用的离子交换设备,成本较

高。

(2)电动力学强化生物修复技术

单纯的生物修复周期可长达若干年,传统方法多用泵将营养物注入地下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但该方法成本较高,且不适用于密实性土壤。利用电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微生物及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输送和扩散,并且有高度定向性,因此可显著节约营养物质的用量以降低成本。电动力学强化生物修复技术一般有两种应用模式,一种是在土壤中设立生物降解区以去除清洗液中的污染物,另一种是利用电场向土壤中扩散营养物质和降解性微生物。

三、论述题

8. 讨论【答案】

(1)图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不同值下水环境中物质的浓度情况;一般

值的关系式,然后按照下可以互相转化的系列物质,列出每一种成分与图、图、图、图、图的含义、画法以及区别。图的含义、画法及区别如下:描述水环境物质浓度随是针对某一在不同

(2)图这些方程式画图。在涉及沉淀反应时可以确定沉淀区域及其边界。

描述水环境物质浓度随

是针对某一在不同

(3)图

值随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不同

与值下溶液的(即氧化还原状下可以互相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系列物质,保持值的关系式,然后按照这些方程式画图,就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不同值下水环境中物质的浓度情况;一般下可以互相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系列物质,列出每一种成分与值的关系式,然后按照这些方程式画图。描述水环境中溶液的态)情况;一般是针对某一在不同总浓度一定,列出每一种成分的

氧化还原区域及艽边界。

9. 试论述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1)环境效应的定义

环境效应是指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2)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

环境物理效应

环境物理效应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比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热岛效应是指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