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一大公害;其中大部分与两车或多车相撞有关。目前,各国对于车辆耐撞性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是,事故发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当相碰撞两车在质量、刚度或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即两车碰撞“不相容”时,往往会对处于劣势的车辆乘员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在耐撞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容性(Compatibility)的概念,旨在降低碰撞中的总体伤亡率。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应该作为现行碰撞法规的补充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以某微型车为对象,研究了正面碰撞简化模型的建立方法,经过与其详细模型和试验结果的对比,简化模型可以在研究车辆碰撞响应速度、加速度峰值、碰撞力及变形量时作为替代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其次,研究了相容性中具有代表性的轿车与SUV正面碰撞问题。参照前述简化模型建立方法,分别建立了轿车及SUV正面碰撞简化模型。对若干组具有不同质量、刚度及前部几何结构的轿车及SUV模型进行碰撞仿真和结果比较,分析了以上各因素对碰撞相容性的影响规律。再次,研究了相容性评价的测力墙试验方法,以及由此得出的平均作用力高度AHOF(Average Height of Force)及均衡性指标HAM(Homogeneity Assessment)的有效性。建立了测力墙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前述轿车及SUV简化模型进行了单车测力墙碰撞仿真,得到其各自的相容性评价指标。再通过两车相撞仿真,验证了相容性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提出了改善轿车及SUV相容性的结构修改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进行了验证。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总结了车辆正面碰撞相容性的评价方法。最后,应用前述研究方法及结果,对某轿车及SUV整车详细模型进行了单车测力墙仿真以及两车正面碰撞仿真,计算了各自的AHOF及HAM指标,分析了两车碰撞结果,提出了碰撞相容性的改进措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